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杨树苗期合理密度规律及其在育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分析人类生态学难以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定义了防灾生态学,定义了有关的概念,阐明了设立防灾生态学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认为该学科在初创时期至少应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研究;二是监测、评价、预报研究;三是自然灾害的生态学防治途径和技术研究。并提出了3个主要研究内容的基本纲要。  相似文献   
3.
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期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物种多样性的概念、本质、产生、测度方法及研究现状,讨论了物种多样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解释了那些看似矛盾的研究结论,指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采收期大花罗布麻叶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大花罗布麻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4月份最低,从5、10月份相对较高,6~9月份介于中间,且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
对加杨苗期密度试验研究表明,干、枝、根的干重(WsbR),干、枝的干重(Wsb)与密度间的动态关系,和全重与密度的关系相似,都存在着合理密度、合理密度范围。其上限合理密度线在双对数图上亦为S型曲线,但其合理密度直线式的斜率则不同。利用上下限合理密度线、合理密度系数,导出了适于种群密度调控的R一D模式。然后用加杨、欧美杨杂种、毛白杨等杨树人工林数据,对合理密度线进行了验证。编制了合理密度调控图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农作物播种量、近代森林密度和现代植物种群密度理论的研究思想、取得成果以及对有关成果评价的分析,指出了正确的研究思想、思维方法是取得成果的基础,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特别是过程论在植物种群密度研究中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9.
5种密度(4、7.9、14.3、16.9、30株/m2)香椿播种苗密度试验表明,香椿苗木对密度的生态对策与一般树种不同。高密度只对地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30株/m2的范围内,地径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而苗高则随着密度增加有增有减。高径比是合格苗的重要指标,其值不得超过60。在试验密度范围内,苗茎生物量是渐增的,但有效生物量以7.9株/m2为最高。育苗合理密度为8株/m2左右。在合理密度、合理生产管理条件下,可保证80%的苗木合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白榆密度试验的观测数据为基础,探讨了1nW与1nN直线方程斜率的变化与单位面积产量间的关系。以斜率的数值与产量关系为标准,把斜率的变化分成3个区域,以表示竞争强度对个体生长和单位面积产量的不同作用。斜率B为C时,竞争未影响到个体生长,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是无竞争区域;斜率B为0>E>-1时,竞争虽有抑制个体生长的作用,但单位面积产量却随着密度的增大、竞争的增强而增加,是增产竞争区域;当斜率B为-1>B≥-1.5时,竞争强度达到了既抑制个体生长又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程度,所以叫减产竞争区域。B=-1时,是增产竞争和减产竞争的分界点,叫做稳产竞争状态。指出斜率B=-1可以作为密度管理合理性的标准。斜率B=-1.5时,各密度间存在着异质性,不宜作为密度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