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优99(原名U09)是三明市农科所采用籼粳杂交的方法育成的优质、抗病早稻新品种,它是通过鉴定26/ME300/M901S杂交选育而成。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的特点。1999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品种(组合)招标会上中标。已列为三明市2000年的重点示范优质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杂交水稻产量取得了新的突破,品质育种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尚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许多育成的不育系尽管具有很好的特性,但因育性存在不稳定,使得生产上存在很大风险,从而限制或降低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为此,我所采用育性稳定、米质较好、抗性强的保持系688B和福伊B,经3a6代的测交,择优回交,转育成育性稳定具配合力较强的优质三系不育系九丰A。1选育过程1998年早季在沙县以688为母本,与福伊B杂交,晚季种植F1代,其后用系谱法选育至第4代,从中选育优良株系10个,进行测交,经多代连续择优回交,至2003年…  相似文献   
5.
选用5份籼稻恢复系和6份长穗大粒种质资源,按照NCII交配设计,对7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所考查的7个产量性状的遗传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影响,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除了株高、结实率、丛有效穗、单株产量外,其他性状的遗传表达受长穗大粒种质资源的影响较大。丛有效穗、单株产量除了受亲本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株高、千粒重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可早代严格选择;主穗长度、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丛有效穗、单株产量狭义遗传力较低,早代选择效果不佳。CD-1在多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最好;CD-4、CD-5可作为大粒型育种的农艺亲本。R527× CD-3作为选育大穗或重穗型亲本的优异组合;多系一号× CD-4作为选育多穗型亲本的组合;R527× CD-1作为选育大粒型亲本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杂交水稻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优质早熟杂交籼稻组合欠缺。南方的早稻灌浆成熟期处于高温季节,高温逼熟导致稻米透明度差、整精米率低。选育优质、高产稳产、抗病、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的早熟杂交籼稻组合,为杂交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改善稻米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更新换代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是水稻三系育种亟待解决的问题。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金优07是熟期适宜,丰产性好,米质较优的三系早熟杂交籼稻组合,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玉米叶绿素含量高光谱反演的线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绿素含量是衡量植被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光谱数据具有较高的光谱分辨率,利用其光谱信息建立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模型,已成为监测植被长势的一种有效手段。传统叶绿素含量线性回归模型的输入因子是植被特征提取参数,由于高光谱数据波段间的冗余度较高,导致一般的线性模型的反演精度较低。主成分分析可以减少数据的维数,简化网络结构,得出能反映原始信息的综合变量。本文以盆栽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植被特征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光谱反演参数,根据所提取的参数建立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一元线性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绿峰峰值和近红外反射率均值两参数可在一元线性模型中较好地反演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而利用分波段提取的主成分能够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更好地反演叶绿素含量,反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9.
本介绍了该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产量水平,并对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D62A是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所育成的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三明市农科所于2000年晚季引进。进行性状观察和组合测配。2001年F1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D62A的综合性状较好,其所配组合的优势较强,稻米品质较好,有较大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