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98年我县从浙江引进东魁和荸荠杨梅主栽品种进行试种,通过几年的探讨摸索和精心管理,试种园获得成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杨梅面积已超过万亩,杨梅病害也逐年显现和  相似文献   
2.
峡江县杨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报道了在江西峡江县杨梅上13种常见害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孕穗期铜制剂药害调查与分析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发现,施用硫酸铜等铜制剂对处于幼穗分化至孕穗期的水稻易产生药害,它主要是破坏水稻幼穗分化,产生颖花退化,颖壳畸形和不孕等症状,也会刺激稻茎产生大量无效次生分蘖等,造成减产或绝收。在生产上应避免在这个敏感期施用铜制剂农药。  相似文献   
4.
球孢白僵菌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表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天定)300 g/hm2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显著,在高密度的虫量下,药后4 d平均防效为90.8%~92.2%,药后12 d平均防效依然达到97.9%~99.0%。可以看出,其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很好地解决了一般生物农药速效性差、持效期短的缺点。同时,由于其对环境安全,因此该农药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友好型农药,完全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洪涝对早、中稻生产的影响调查与研究结果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调查了洪涝灾害对早、中稻生产的影响,仔细记录了水稻受淹症状,且对早稻不同熟期、不同受淹时间进行了取样测产和考种,得出初步结论:幼穗坏死、花粉破坏是早稻减产的主要原因,对中稻主要影响是分蘖推迟,生育期延长;处于孕穗至乳熟期被淹没的早稻的临界死苗时间是5.4天,约130 h,全部枯死时间是8天以上;处于分蘖期被淹没的中稻临界死苗时间是6天,约140 h,全部腐烂死亡时间也是8天以上。并提出了施救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烟-稻轮作制中烤烟的主要病虫害及影响烤烟主要病虫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立地条件、栽培方式、品种、田间管理措施等,并提出了烤烟大田期各生育阶段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8.
于2008年进行了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天擒)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20g/667m2对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球孢白僵菌防效达88.83%;药后20d,防效达98.35%,与目前大面积使用的40%三唑磷EC(螟施净)等药剂防效相当,却具有安全、速效,且持效期长等优点,可以作为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主要药剂推广。  相似文献   
9.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和10%氯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比常规药剂防效高,药效期长,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首选药剂,且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还能有效兼治稻飞虱.  相似文献   
10.
于2010年在峡江县进行了早稻病虫防与不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全程不防区对产量影响最大,减产达29.3%,常规防治产量最高,挽回损失最多,挽回稻谷139.5kg/667m2,明显高于全程不防区和单一病虫不防区,投入产出为1:4.62,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