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77—21”菌是从自然死亡的越冬玉米螟中分离出来的一株苏云金杆菌,经田间防治筛选及室内测定筛选,毒杀粘虫效果明显。因粘虫及松毛虫均系鳞翅目昆虫,所以1980年7月,我们在施放白僵菌试验的同时,也利用“77—21”菌对亦松毛虫进行除治试验,初步收到明显效果。放菌后数小时检查死亡率达2.4—9.7%,3天达60%,7天达98%;而白僵菌在温湿度适宜时,最早4天后开始死亡,第7天死亡率为0.5%,15—20天达死亡高峰。因而“77—21”菌比白僵菌杀虫速度快,死亡率高,特别是致死害虫的速度比白僵菌快3—5倍。现将试验情况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防治农林害虫,在国内外早已被人们所重视。我省自1971年以来,唐山、承德两个地区的不少单位,采取了这一除虫方法。对制剂的需要,日益增多。而菌种是影响制剂质量的物质基础。目前,我省所用现有菌种状况,已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因此,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更为高效的菌株,是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