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正>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品种或无性系苗期数量分析,对泡桐无性系早期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按照分类结果,淘汰不需要的品种或无性系,保留目的品种或无性系,以便进行扩大试验。这对节约试验土地、劳力、资金有很大好处。试验聚类分析方法如下: 1.样品和因子选择: 我们选取了全国泡桐区域协作组试验的24个区试品种和无性系作为样品,组成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四组栽植处理,大田定植600株“豫杂一号”泡桐苗,按随机法计算第二大田季节的生长情况。处理分留植育林和移植育林(包括栽植地上10cm、栽植地平、栽植地下30cm。以原根颈土痕为基点)。本文着重报道栽植处理与泡桐高、径生长、丛枝病发病率、根系分布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桐麦间作是豫东地区的一种农田多种群优化格局。本文运用多元分析法,引用文献资料与补充观测相结合,证实了桐麦间作确是一种值得推行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的农田空间种群优化结构模式。此外,对数学生态方法论方面也作了某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 84年第一期西北林学院学报刊登《土壤中磷钾含量之比值与泡洞丛枝病关系》一文,文中写到,1984年4月至7月,西北林学院对陕西、河南、甘肃、四川等省的18个县市土壤调查中发现,土壤中含磷量与泡洞丛枝病感病指数有密切的关系,磷含量愈高,发病愈轻,含量愈低,发病愈重。为了验证调查结论,从而为防治泡洞丛枝病提供新的途径,1985年,我们在睢县、商丘两地进行了土壤施磷对泡桐丛枝病的影响试验。其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危害泡桐的严重病害。幼树阶段发病率为30—40%,10年生以上的大树发病率在70%左右。仅河南省4亿株泡桐按丛枝病影响单株成材树年生长量降低0.0025m~3,以40%成材树计算,每年少生产木材28万m~3。泡桐木材以500元/m~3折价,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4亿元。近年来,在防治泡桐丛枝病方面,国内对一、二年生发病植株多采用盐酸四环素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