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辽宁省草原资源概况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草原区之一,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全省有天然草原338.88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3%,其中可利用草原323.9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辽宁西北部。丰富的草原资源不仅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资源,其特有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功能在保护全省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草原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蔓延速度快、破坏性大、处置救助困难的灾害.近年来,我省实施了大规模的草原生态恢复建设,全省已确权草原达到1 500万亩,草原植被得到快速恢复,草原火险等级进一步升高,草原火灾防控形势更加严峻.我省高度重视草原防火工作,各级草原防火主管部门认真落实《草原防火条例》和《辽宁省草原防火应急预案》,在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队伍、强化宣传教育、夯实基础设施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有效开展草原防火工作,全省草原防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草原资源管理系统综合应用地理信息、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技术,以辽宁省1∶250000和1∶50000比例尺的电子地图为基础本底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的草原GPS数据和草原属性数据建立了辽宁省草原地理信息数据库,采用B/S辅以C/S架构构建系统,设置了系统设置、专题管理、统计分析、项目管理、文献管理和权限设置等模块,涵盖了草原资源、属性、工程、灾害、监测、知识、文献和报表等信息,为草原管理提供了系统、高效、便捷和直观的网络信息交互平台,对于提高辽宁省草原资源管理水平、实现草原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重要草原区之一,全省有天然草原338.88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3%,其中可利用草原323.93万hm2。丰富的草原资源,不仅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资源,其特有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功能在保护全省生态安全方面具有  相似文献   
5.
草原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成为保护生态的绿色屏障,而且对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辽宁属北方重要草原区,长期受盲目开垦和超载过牧影响,7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三化”,生产力水平不断下降。由于管理不利,监测不到位,导致原本不够完整的有关草原资源资料也严重缺损,信息陈旧失准。为了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6.
7.
辽宁草原带处于欧亚草原带的东端,纵跨两个半纬度,横跨五个半经度,东南环森林带,西北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相连。植被类型沿着气候带呈带状分布,全省共划分为9大类,11亚类,129个型,其中类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暖性草丛、暖性灌草丛、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低地草甸。饲用牧草近千种,野生优良牧草320余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创吨粮田有效途径与技术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吨粮田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在迅速提高。扩大吨粮田面积可明显增加粮食总产量和指导中、低产田改造。目前辽宁省创吨粮田主要途径有:玉米一季创吨粮和麦粮间套复种上、下茬合创吨粮。其中麦粮间套复种形式容易实现吨粮指标。要把上、下茬作物看做一个整体,研究并采取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以便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对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可能遇到的一些边坡病害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影响公路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即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植被、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和人为因素(包括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因素),提出了公路边坡稳定与防护的措施,如锚杆( 索) 加固法、土钉加固法和护坡等方法,为高等级公路建设安全维护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围封对退化沙质草地地下繁殖体库(种子库和芽库)恢复的影响,试验以长期放牧退化沙质草地为对照,通过种子萌发法和鉴定观测法,研究了不同围封年限(1年、3年和5年)的地下种子库和芽库物种种类、数量以及二者间转换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对长期放牧退化沙质草地实施围封措施能显著增加地下繁殖体库物种种类和数量,促进芽库向深层土壤扩展;围封对地下繁殖体恢复作用存在时间效应,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土壤种子库一年生物种比例逐渐减小,多年生物种比例逐渐增加,而围封1年对芽库恢复作用不强,围封3~5年是地下繁殖体库存储转换地上植被群落的过渡期,外界适度刺激有利于地下芽库储备及芽体类型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