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杉萎缩病为杉木上新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在南平地区蔓延,造成严重危害。经对感病杉木病组织的电镜观察及分离培养结果鉴定,病原物为类菌原体(MLO)引起形成萎缩多头症,感病后的杉木受胶胞炭疽菌、多毛孢菌等弱寄生菌相继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2.
15%乐斯本颗粒剂防治黄曲条跳甲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菜心地播种前1天每667 m2用15%乐斯本颗粒剂1 500 g进行土壤处理,其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优于15%乐斯本颗粒剂1 000 g和40%辛硫磷乳油300倍,药后6天成虫防效为100%,药后10天防效仍达63.64%;菜心产量比空白对照增产20.27%,比40%辛硫磷乳油300倍增产12.62%.  相似文献   
3.
番木瓜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番木瓜常见的几种病毒病、真菌等病害以及害虫、害螨的发生与危害情况,并提出了番木瓜从播种期、苗期、定植期及生长发育期、开花结果期、坐果和膨果期、采收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某水貂饲养场,在1980年3月的水貂配种期中,一饲养员为了增进水貂的食欲及营养,将从冷库中取出后在室温中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的生痘猪肉,喂给本群的43只成年水貂。喂后12小时开始发病,24小时内全部死亡。没有喂变质生痘猪肉的水貂则无一发病。一,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发病水貂神志昏迷,卧地不动。口流涎,呕吐,拉稀。以后变成吐黑血块,拉黑血块,尿多呈红色,发病1—2小时后死亡。  相似文献   
5.
油茶炭疽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油茶炭疽病引起落花、落蕾、落果及落叶。病落果率约为全年总落果率的60%,根据标准株平均统计,病落蕾率占总落蕾率的26—45%。通过菌种形态比较与接种试验,肯定病原与茶叶上云纹叶枯病菌系同一种为 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ee。其无性世代发生在寄主各部位,呈现不同征状,有性世代仅出现在连续阴雨一个月以上的枝梢及花蕾的病斑上。分生孢子具有抗旱及抗低温能力,但不能忍受冰冻温度。初次侵染来源为枝干的溃疡斑及病蕾蕾痕,经春雨浸湿大量产生,通过雨中风力广泛传布。干燥气流在传病上不起作用。夏、秋晨间露水滴溅也可使病菌孢子扩散侵染。根据湘西怀化县长期观察试验,象鼻虫在传病上并不是重要因素。各地区温差影响发病迟早,湿差影响严重度,雨天日数决定落蕾、落果的数量与时期。品种抗病性差异除形态特征外(气孔数量、角质层厚薄等),可能与表皮细胞层次与缀密度以及细胞的内含成份有关,果形及色泽与抗病性差异无实质关系。小果型品种(湖南珍珠于、苦槠子,江西宜春中子)的抗病性可能由上述的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农药产量以及使用量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由于农药制剂技术相对落后,研发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已经成为当今农药市场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结合洛南县发展花椒产业中有害生物发生现状,阐述无公害物理机械和化学药剂防治花椒主要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广东地区引种设施栽培葡萄试验,对光辉、甬优1号等10个欧美欧亚葡萄品种的生长发育期、果实性状、果穗产量及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鉴定,结果表明,巨玫瑰、户太八号、甬优1号、贵妃玫瑰4个品种果实品质上等,口感佳,产量表现稳定,综合表现较好,并且开花结果要比北方露地葡萄早1个多月并可促进二次结果,适宜在广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我国榆树死亡原因探讨——兼析是否发生荷兰榆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60年代以来,新疆、内蒙、河南等地的白榆人工林和次生林陆续出现成群或成片死亡。1982—1985年,作者曾先后对其死亡情况进行了大量调查,并对病榆木质部变色条纹和危害榆树的小蠹虫做了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从榆木枯萎症状,病菌形态及接种后无死亡现象的结果表明,均与世界流行的荷兰榆病无相似之处。初步认为齐腹小蠹是导致榆树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干旱为小蠹虫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 落叶松溃疡病是北温带落叶松人工林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病害。日本、英国、加拿大、北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均有报道。过去我国未发现过此种病原菌。据报道,本病寄主比较广泛,除危害针叶树外,还能危害阔叶树种。1980-1981年,经初步调查,集中发生于丹东地区的东沟县、凤城县、宽甸县和岫岩县,主要危害日本落叶松。据初步统计,发生面积4万多亩,约占全市落叶松总面积的17%;发病程度不等,轻者病株率仅占0.1%;重者病株率可达66%,平均病株率约为12%。一、病害症状和病原菌鉴定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4月下旬小枝新叶由黄绿色或灰绿色逐渐发展成为褐色或红褐色,状如霜冻,此时顶芽枯死,至5-6月份气温上升,雨后可见自病斑处溢出灰白色卷丝状孢子角(图1)。病斑主要发生在树干中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