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低温寡照气候条件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移栽场地(A)、增光措施(B)、增温措施(C)对桉树组培生根小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气候条件下,移栽成活率最高的育苗措施为:网室移栽(A1)+育苗场地周围用白色透明薄膜覆盖2层,形成挡风墙(B1)+2层95%遮阳网白天打开,晚上覆盖(C1)组合.  相似文献   
2.
刘德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207-207
本文主要介绍了提高甘薯产量的科学配方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3.
从研究(R)、发展(D)和生产(P)三个层面,总结和分析了东门林场桉树无性系的试验与筛选、建园与建库及产业化过程.指出东门桉树无性系的选育和生产充分体现了R&D&P的创新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这种创新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桉树复合经营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径流场观测方法,对桉树-牧草、桉树-农作物和桉树-药材3种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进行定位观测,筛选出水土保持效益好的复合经营模式,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桉树间作牧草、农作物和药材后,地表径流量分别降低了21.07%~31.02%、33.91%~38.71%和1.51%~67.12%;土壤侵蚀量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但种植2年后,桉树3种复合经营模式均未产生土壤侵蚀;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降幅最明显,初步认定桉树+木薯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效益较好,是比较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5.
采集邓恩桉茎段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半木质化或刚木质化的茎段用浓度为0.1%Hgcl2消毒6min,用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Hgcl2消毒2 min效果最好,杀伤率低,获得率高达67.5%;芽分化及增殖培养基用改良MS+3%糖+3%的琼脂+VC0.01 mg∕L+VB20.015 mg∕L+BA0.5 mg/L+NAA0.25 mg/L,增殖系数达4倍,芽生长正常,不产生"玻璃化"苗;在IBA0.5 mg/L+ABT0.25 mg/L及IBA0.5 mg/L+NAA0.5 mg/L两种激素组合对邓恩桉不定根诱导有一点作用,但效果不理想,生根率只有20%,愈伤头大,上杯不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6.
桉树不同扦插类型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枝扦插在桉树种间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品系对基质有广泛的适应性,如:黄心土+蛭石(5∶1),煤灰+黄心土(10∶1);不同激素、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扦穗的选择除了考虑木质化程度外,形状、大小对育苗的效果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桂东南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在广西东南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开展杂交松与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 var.hondurensis)的栽培对比试验,杂交松示范造林和采脂试验,杂交松不同种植坡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博白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以及松脂产量均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杂交松的种植规格以2.5m×4m为最佳,以种植在东坡和西坡生长较好;杂交松被松梢螟为害程度在4种松树中最高;杂交松在桂东南松类低产林改造和发展松树人工林中,可作为替代的造林树种,造林时可优先选择在东坡和西坡,并在杂交松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注意防治松梢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