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林业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通过1980~1987年秋季在大连老铁山、山东省长岛县大黑山岛及青岛浮山的观察研究,确认猛禽的迁徙与气候、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猛禽迁徙通常选择在风力三级(14 km/h)以上西北风或南风的有利天气条件下顺风或侧顺风迁徒。这种大气环流形势在天气图上的反映是地面冷锋过境后当天或次日。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特征是偏南风或西南风,气温升高,冷锋过境后风向转为西或西北风,同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加大。5~6级西北风(30~40 km/h)天气会出现猛禽大规模迁徙过境。故在猛禽的研究中,可根据这种天气变化模式进行猛禽迁徙的预报。  相似文献   
3.
山鹡鸰 Dendronthus indicus (Gmelin)属雀形目,鹡鸰科,野外标志:上体主要为橄榄绿色;翅大部黑褐色,有显著黄白色横斑;下体为白色,胸部有两道淡黑色横斑。取食农林害虫,为农林益鸟。 在青岛地区为夏候鸟,每年5月初迁来繁殖后代,一年一窝。9月底全部迁离,到南方越冬。在青岛居留约5个月。关于山鹡鸰雏鸟环志研究工作,在国内尚未有报导,为推动有关鸟类环志工作,现将1983—1986年对山鹡鸰雏鸟环志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前言 1981年3月3日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为了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林业部设立了“全国鸟类环志办公室”负责组织中国的环志工作。为了开展鸟类环志用以研究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工作。1982年6月林业部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全国鸟类环志的研究任务,建立了“全国鸟类环志中心”负责组织协调全国鸟类环志工作中关于科研和科研管理等事宜。自此,全国的候鸟环志工作才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日本国的鸟类标识工作始于1924年,由日本国环境厅委托山阶鸟类研究所标识室负  相似文献   
5.
在青岛市游人活动频繁的青岛湾,依据红嘴鸥等鸥鸟结群习性和迁徙记忆本能,采取人工投饵,减少人为干扰,提高公民爱鸟护鸟意识等,招引鸥鸟结群,形成景观,使鸥鸟在青岛湾越冬时间由120天左右延长至180天左右,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1085~1989年对青岛地区猛禽迁徙观察与环志,证明经青岛迁徙的猛禽有2目、5科、33种。其中环志21种、3089只。通过多年的观察记录与环志资料统计,初步掌握了途经青岛几种常见猛禽的种群数量、迁徙顺序、日活动规律、迁徙与食物的关系及迁徙路线与回收情况等。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猛禽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1986-1987年秋季在大连老铁山、山东省长岛县大黑山岛及青岛浮山的观察研究,确认猛禽的迁徒与气候、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猛禽迁徒通常选择在风力三级(14km/h)以上西北风或南风的有利于气条件下顺风或侧顺风迁徒,这种大气环流形势在天气图上的反是地面冷锋过境后当天或次日。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特征是偏南或西南风,气温升高;冷锋过境后风向转为西或西北风,同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加大。5-6级西北风(30-40km/h)天气会出现禽大规模迁徒过境,故在猛禽的研究中,可根据这各天气变化模式进行猛禽迁徒的预报。  相似文献   
8.
<正> 柳莺属鸟类为雀形目、莺科,是食虫鸟中个体甚小、种类繁多、种群数量很大的生态类群,目前有关它们迁徙方面的资料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7~1989年连续3年在浮山野外环志初步发现:迁经青岛的柳莺属鸟类共计9种,均系青岛旅鸟。环志还初步掌握了这些柳莺迁经青岛的种群数量大小,迁徙起止及持续时间、迁徙经过本地的高峰日等规律及迁徙途中的一系列行为特征。由于柳莺属种类多、  相似文献   
9.
青岛地区鸫类迁徙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暗绿绣眼鸟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暗绿绣眼鸟的繁殖生态,得知每年4月20日左右迁来青岛,10月底全部南迁,居留期约195天;该鸟一般活动在阔叶林中,筑巢于榉树、刺槐、雪松、龙柏等树上;一般产卵4枚;亲鸟孵卵10天出雏;育雏11天出飞;并对雏乌的生长发育变化做了详细记述。初迁来时,主食树木花粉、蚜虫和其他昆虫卵。育雏期主要捕鳞翅目幼虫,为尺蠖、蛾类和双翅目的蝇类等,后期多食树木浆果。这对消灭农林害虫和传授花粉及种子传播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