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皮棉样品的轧花方式会带来纤维样品的加工误差,样品的整理和制样水平会影响纤维品质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实验室温湿环境条件控制、样品平衡时间、马克隆值试样称见质量、仪器间台差、人为误差是纤维品质实验室测试环节容易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经大量试验验证和跟踪对比,提出了有效提高测试精度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910单机测试子棉样可行性分析①熊宗伟②侯爱玲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在棉花优良品种选育过程中,有少量的原始材料及大量的单株需要进行纤维长度指标的测试。这些材料中的部分材料试轧后纤维量少于9g,不能利用HVI900进行系统测试。因此很...  相似文献   
3.
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5年农业部对我国主产棉省主栽棉花品种纤维的抽查结果表明:纤维长度主要分布在28~29mm;纤维整齐度指数高,主要分布在82%~84%;断裂比强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要分布在27~29 cN/tex;纤维成熟较好,粗细适中,马克隆值主要分布在4.6左右;色特征级多数分布在21、31、41级。目前我国棉花纤维质量可以满足纺织工业纺中、低档棉纱(32~40支纱)的要求,可纺高支纱(60~80支)的原棉纤维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4.
对"六五"至"十二五"期间国家棉花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纤维品质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棉花品种的综合纤维品质总体趋势是稳步改良,逐年提升。黄河流域棉区品种的纤维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呈优化发展趋势;长江流域棉区品种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和纺纱均匀性指数呈优化发展趋势;西北内陆棉区品种纤维品质总体表现有上升趋势,但近5年来纤维品质表现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棉纤维品质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纤维品质结果分析,发现黄河流域棉纤维品质区域性分布有明显差异。纤维长度长短分布走向大体为:淮北平原亚区、华北平原亚区沿海地区华北平原亚区中心地带黄土高原亚区。比强度高值区为华北平原亚区中部和黄土高原亚区东部,低值区出现在淮北平原亚区大部和黄土高原亚区西南部。麦克隆值在本流域有沿东南西北方向降低的趋势。综合纤维品质以环缕纱强为例,高值区为河北大部,山东中西部和江苏北部地区;低值区有两部分:一是豫东南、鲁西南和皖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纤维较粗、比强度偏低,二是黄土高原亚区的三原、临汾一带,其主要原因是纤维长度偏短  相似文献   
6.
道路填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道路填方路基工程为例,从施工准备、测量、土方路堑开挖、填方路基施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警惕异性纤维污染原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惕*异*性*纤*维*污*染*原*棉侯爱玲熊宗伟冯世禄项时康①鄂芳敏①刘成河②吴湘敏②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455112棉花纤维污染是指棉纤维含糖、夹杂异性纤维、子屑和其它杂质。由于污染物的存在,导致棉花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废弃。在棉花纤...  相似文献   
8.
基于AFIS测试的机采棉和手采棉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全面了解机采棉和手采棉纤维品质差异,简单介绍了Advance fiber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AFIS)的测试原理以及测试指标,并利用AFIS PRO2单纤维测试仪对机采棉和手采棉进行测试,详细分析了机采棉和手采棉在棉结、适纺纱线支数及纤维长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机采棉棉结性能跟手采棉相似,长度略短于手采棉,总体上机采棉的纤维品质略差于手采棉,但差别不显著,为机采棉的推广提供依据,同时为纺织企业配棉、用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主栽品种纤维品质,2014年采用AFIS PRO2单纤维测试仪测试了抽检的147个全国主栽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结果表明:主栽品种棉纤维的长度品级都在5级以上,有利于配棉及其在纺纱生产中的应用;在短纤维和棉结方面表现优良,适纺40~50支纱线。上述结果可为主栽品种棉纤维在棉纺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棉种贮藏过程中温度对发芽率和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常温、0℃和18℃ 3种温度条件下密闭贮藏期间及4年后棉花毛子和包衣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新鲜不发芽种子的百分率等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年的贮藏期间,温度单因素对包衣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及毛子的发芽率变化影响不显著,对毛子的发芽势的变化影响显著,对二者的休眠率变化影响极显著;温度和年限交互作用对毛子和包衣子发芽率和休眠影响显著,温度显著影响了棉种4年内发芽率和发芽势增长和休眠解除的时间,低温显著减缓棉种休眠的解除,延缓了劣变的发生;4年后,常温下毛子和包衣子已经劣变;18℃冻藏则使棉种最大程度地保持了休眠的状态;0℃种质库贮藏毛子和包衣子各指标均优于另外两种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