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基于对北京市已林改区域36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户和林业干部对林改改革模式选择的认知和预期对比,利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北京市已林改区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发现了林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给北京市林改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证券业市场结构的现实特征入手,研究市场结构这一中观因素对证券公司效率的作用。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相对市场势力假说在中国证券业成立的证据,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市场份额的扩张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效率损失,这与典型的相对市场假说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三类典型城市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北京市城六区范围内进行了样本数为2975的市民问卷调查,通过语义差别法对北京城市森林的市民感知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不同城市森林类型、不同市民群体类型下市民对于城市森林的感知规律及特点,并就市民感知与其个体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1)市民对城市森林在视觉、心理层面的感知差异较大,而在空间感方面的感知差异并不明显;(2)市民对社区绿地的评价最高,公园绿地次之,公共绿地的感知评价最低;(3)公共绿地和社区绿地市民认为其属于感知受损方,而公园绿地市民认为其属于感知受益方;(4)市民感知与其个体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本研究基于研究结论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农户对不同林业经营形式的选择一直是林业经营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基于福建省842个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多元 Logit回归模型分析农户选择单户经营、联户经营及股份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林业生产经营水平、政策制度及采伐指标申请3个因子占总方差的72.21%。回归结果显示,对农户不同林业经营形式选择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农户受教育水平、林地分散程度、采伐指标获取难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林业生产经营水平、家庭劳动力数量、政策制度等对农户的选择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要充分尊重林农意愿,同时因地制宜地引导林农选择适合的经营形式,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林业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收入问题是近年来相关专家和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基于对北京市6个郊区县的抽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北京市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并量化这些因素对北京市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北京市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包括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民主要从事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森林资源是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内一切被人所认识可利用的资源总称。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而且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的质量,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森林资源作为一种可更新资源,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同时发挥各种效益,因此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对于森林经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森林资源的特点出发,总结分析了目前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福斯特曼模型和哈特曼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理解,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为了3种模式,对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留学生的学位课程,实行全英文授课。其课程教学具有专业理论复杂、课程知识与相关学科交叉性强、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针对留学生学科背景和国别不尽相同、经济学科知识积累不足、应用技能欠缺的现状,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一是要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二是课程教材应注重与国际接轨;三是案例教学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四是要注重培养留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教学改革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提升了留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以及对课程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这些激励措施在促进发展的同时, 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行国际公约造成一定的障碍。为了研究目前中国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障碍, 文中从国际履约的角度出发, 对中国实现“爱知目标3”(取消、淘汰或改进包括补贴在内的各种危害生物多样性的激励措施)的障碍因素进行分类识别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要减缓发展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 在法律与制度因素、利益和责任机制因素这2个方面存在较大的阻碍。  相似文献   
9.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通过控制森林采伐数量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自1987年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采伐限额制度下,政府和林农这两个利益相关者在其实现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博弈。文章对政府和林农在采伐限额制度下实现利益的过程进行了博弈分析,构建支付矩阵,确定混合策略下的纳什均衡。从而得出结论,为采伐限额制度的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了解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动机和意愿,探究有效激励农户转向有机农业的驱动因素,基于兼具生态保护典型性和生态发展典型性的洋县朱鹮栖息地的816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和双栏模型,在考量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从经济收益、政策激励和和生态意识3个角度切入,探讨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核心驱动力。结果表明:1) 经济回报对农户参与有机农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经营成本和收入波动对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行为和程度影响都不显著;2) 补贴政策对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行为和程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引导政策只对农户的参与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户的参与程度影响不显著,而约束政策对农户的有机农业参与行为和参与程度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农户的生态意识对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行为和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从交互效应来看,政策激励能够以补贴、引导、约束等多种形式提升经济收益对农户参与的拉力,能有效缓解农户的畏难情绪和风险顾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