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倍子是我国传统的林特产品,具有极广的应用价值和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省内外对角倍、肚倍研究报道很多,而对蛋肚倍研究报道很少,其优势冬寄主、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更为缺乏.为了开发野生倍林资源,我所在对野生资源进行广泛调查和省内外五倍子发展考查的基础上,成立了“蛋肚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经过几年研究,现已完成蛋肚倍生物生态学特性、优势冬寄主及适应我市立地条件和气候特点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并建立了人工蛋肚倍丰产基地,发展栽植青麸杨340余万株,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垦鉴玉10号(原代号佳试66)玉米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育种课题组于1998年以自选系佳34为母本、自选系佳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推广。1品种主要特征特性1.1植株特征幼苗叶色深绿,叶鞘深紫色,株型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玉米播种面积持续增加,但是单产水平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就是垦区玉米生产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垦区的种植密度仍未达到高产的最适密度;二是种植的品种偏晚、子粒水分含量高、高产不高效。垦区玉米要想在产量上有新的突破,应该走耐密早熟高产品种密植栽培道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2年11月的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特大暴雪个例发生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高低空急流配置的重要作用,各物理量场对大暴雪预报的指示意义,以及地形的影响对局部出现特大暴雪灾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黑龙江垦区将发展绿色食品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如何合理利用有机肥及有机肥使用技术已成为垦区农牧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采用不同方法加工处理的有机肥在大豆上进行田问肥效试验,旨在明确有机肥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增产作用,探索有机肥在大豆上的有效应用技术,为有机肥在大豆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培养基对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培养基对诱导效率的影响,将6个小麦基因型与1个玉米基因型进行远缘杂交,远缘杂交后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改良B5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进行胚培养,结果表明:改良B5培养基的平均诱导效率明显优于1/2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1.日本鹌鹑。日本鹌鹑是世界著名的标准蛋用型鹌鹑培育品种。该品种是由日本的小田厚太郎利用中国野生鹌鹑经15年的驯化育成.是鹌鹑种的重要基ld 库。日本鹌鹑羽毛栗褐色.头部黑褐色.中央有淡色直纹3条.背部赤褐色.均匀散布着黄色直条纹和暗色横纹.腹羽色泽较浅。性成熟后的公鹌鹑脸部、下颌、喉部为赤褐色.胸羽偏红色:性成熟后的母鹌鹑脸部淡褐色,下颌灰白色.胸羽浅褐色并分布有似鸡心状的粗细不等的黑色斑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视觉因素对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e Chevrolat)成虫选择寄主颜色和寻偶行为的影响, 采用室内色卡选择和视频轨迹捕捉系统(EthoVision 3.1)自动记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云斑天牛成虫的视觉选择进行了研究。色卡选择试验表明, 在自然光下未交配雌虫对玄武石灰色(18.89%)、未交配雄虫对深黄色(14.44%)、已交配雌虫对绿松石绿(15.56%)的选择率最高; 在人造光下未交配雌虫对褐齐墩果色(16.11%)、未交配雄虫对深黄色(14.44%)、已交配雌虫对绿松石绿(14.44%)的选择率最高。行为仪分析结果表明, 当雌虫或雄虫被遮眼后, 相应的搜寻时间、距离、头部转动角度和仰起次数都显著增加( P<0.05)。研究结果为云斑天牛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况浩池  何晓华 《种子》2001,(3):66-67
对Ⅱ优7号和对照种汕优63的主要经济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生产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Ⅱ优7号的结实率、丰冰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稻瘟病性都优于对照汕优63,是一个理想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描述西藏7种嵩草(喜马拉雅嵩草、大花嵩草、藏北嵩草、短轴嵩草、线叶嵩草、矮生嵩草、高山嵩草)种子的形态特征,阐明不同种子预处理方法提高其发芽率的机理。[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放大倍率大、分辨率高、图像直观等特点,在嵩草属牧草种子结构及种子萌发研究中引入扫描电镜,对青藏高原东部嵩草属几种嵩草种子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且对其形态特征进行初步描述。时7种嵩草种子做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PEG、硫酸、氢氧化钠化学处理,对其果皮特征进行了电镜观察。结合发芽试验,对嵩草属牧草种子萌发率低的原因及不同处理影响嵩草属植物种子萌发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除喜马拉雅嵩草种子果皮最外层的表皮细胞细胞壁较薄、有裂孔外,其他都具有种子小、果皮厚、外表致密、保护组织机械性强等特征。不同种子预处理方法对果皮的影响不同。赤霉素、PEG对果皮几乎无机械破坏作用;硫酸对果皮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作用有限;氢氧化钠对果皮的机械破坏效果最好。[结论]嵩草属牧草种子在试验条件下萌发率与其种子的果皮特征关系密切。嵩草属牧草种子大多果皮坚硬致密、外覆光滑且厚的角质层是其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种子能均匀去掉果皮角质层,甚至破坏果皮最外层大型厚壁细胞.增大细胞间隙,使得中间纵向致密组织变得疏松,让水分和氧气易于进入种子,从而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