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大熊猫趣闻     
巍巍秦岭,透迤起伏,林海浩瀚.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座落在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总面积29906hm~2.是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点,被誉为南北分界线上的“生物资源库”.区内已知的脊椎动物有32目92科248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54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1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24种.大熊猫是该保护区重要物种,约有80余只,占秦岭大熊猫总数的1/3,既有黑白相间的大熊猫,又有倍受世界生物界关注和重视的棕色大熊猫.保护区大熊猫的管理已被全球环境基金(GEF)列为中国十个重点项目之一.在保护区成立前的10多年里,长青林业局就先后成功地抢救了15只伤病大熊猫,现在长青保护区45名专职巡护员,常年守护在崇山峻岭之中,终日与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伴.说起大熊猫,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观察日记,铁闻趣事讲也讲不完……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植被类型,采用样线、样方、文献查阅和标本鉴定的综合方法,系统分析了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植被类型。得出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可划分为10个群丛:稠+千金榆林、小叶稠+巴山木竹林、铁橡树+铁杉林、红茴香+异叶花椒、三条筋+山楠林、油茶+棕榈林、飞龙掌血+红枝柴、马尾松+胡枝子林、尾叶冬青+南蛇藤林、杉木林。因此茅坪地区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群丛类型多样,分布范围较广,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3.
冰冻雪灾导致斑羚死亡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于2008年1~3月,采用全面调查和记载死亡斑羚各项因子的方法对长青保护区冰冻雪灾引起动物死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死亡斑羚都为成体、在针阔叶混交林内,多为雄性,其中有6头死于一处,2头死于一处的有两处;斑羚死亡地点多在大坪、柏杨坪核心区的各沟道和林区便道上、沟道的下部;测量了12头班羚的体型参数指标;死亡斑羚最低海拔1 017 m,最高海拔2 020 m,1 500~1 900 m之间的占82.9%;斑羚死亡后其它动物取食占14.3%,未被取食占85.7%;就地掩埋23头,制作标本12头;获得骨架32副、头骨3个、皮张12张、组织器官12份。并根据调查结果建立了死亡动物档案,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概况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107°17′~107°55′E,33°17′~33°44′N)199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陕西省洋县境内,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为主的森林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总面积29906hm~2.主要保护对象有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llanae)、羚羊(Budorcas taxicolor)、金雕(Apuila chrysaetos)、领春木(EupteleaPleiospermum)、银杏(Cinkgo biloba)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相似文献   
5.
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手段。 自然保护区建设既要注重保护规模的发展,又要注意管理水平的提高及科技领先作用的发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强化  相似文献   
6.
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青保护区坚持在大熊猫栖息地开展保护科研一体化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及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实践证明:保护科研一体化对恢复已遭受破坏了的大熊猫栖息地生境,促进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了解和掌握以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及时救治伤病野生动物和防控森林病虫害,控制区内非法活动和人为干扰,增进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青保护区血雉分布的中心区域是兴隆岭地区,分布面积约4 000 hm^2。分布区的最高海拔3 000 m、最低海拔2 300 m。为了掌握血雉种群和人为干扰现状,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利用样带法、跟踪调查法,调查血雉的种群密度与巢穴利用情况。得出血雉平均密度0.2171只/hm^2,种群数量为868只。血雉不利用旧巢穴,当年选择巢址,产卵数最大为8枚,有弃巢现象,但是能适应一些自然因素的干扰。血雉种群分布区和密度稳定,处于稳定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