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该文简述了发展森林旅游业的理论依据及当前国内、河北省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国有林场和森林旅游有着天然的渊源,并进一步阐述国有林场开展森林旅游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田间试验评价多种不同药剂及其混配组合对速生叶菜上叶甲科害虫的控制效果表明,各处理中以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对黄曲条跳甲和猿叶甲的总体防效最佳,优于其中各单剂处理防效;2种不同的甲氰·哒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效,以甲氰·哒2-1 800倍液处理防效更优。在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当速生叶菜叶甲科害虫田间混发时,选用啶·哒、甲氰·哒等药剂进行防治,同时添加生物药剂柠檬烯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各处理均未见对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3.
4.
根据1995-1998年杂交泡桐在我省试验研究的结果,对5个泡桐参试品种的适应性,生长特性等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3号和4号杂交种表现性状景好。  相似文献   
5.
杉木无性系与环境的交互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9个杉木无性系、4个点10年生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无性系与环境的交互效应极其显著。不同无性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交的交互效应的大小具体反映在稳定度的高低。根据交互效应得出的稳定参数,对49个杉木无性系进行分类,确定了不同无性系的类型和适生范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柳杉等24个喀斯特山地主要适生树种一年生幼苗不同季节的耗水量进行比较研究、各树种幼苗在不同土壤干旱水平(A:无干旱胁迫;B:轻度胁迫;C:中度胁迫;D:重度胁迫)下的耗水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幼苗耗水量的季节变化为:常绿树种幼苗耗水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落叶树种幼苗耗水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不同土壤干旱水平下,各树种幼苗耗水量均表现为:A>B>C>D。  相似文献   
7.
对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树木园内的杜仲林、黄皮树林、凹叶厚朴林随机分别选取6株样树,从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每月定日取样,用烘干法测定其含水率,用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测定其萃取率。结果表明,不同取样时期杜仲、黄柏、厚朴的含水率差异显著,三种药材含水率变化相对一致,在4、5、6、7月含水率较高,9、10月含水率较低。杜仲、黄柏的最佳取皮期为6月,其萃取率分别为7.92%、6.77%;厚朴的最佳取皮期为7月,萃取率为8.93%。  相似文献   
8.
利用线性回归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首都圈沙尘暴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冀北山地的森林鼠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铗捕法和洞口统计法进行鼠害种类及密度的调查;通过踏查确定主要危害树种;采用化学、物理、营林、生物药剂、天敌等5种方法进行了防治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威胁森林资源安全的主要鼠害为棕背鼲,油松是其主要为害树种;7月、8月是其为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期;物理防治(树干套管)和营林措施(割灌除草)防治效果最好,分别达到83%和89%,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适合大面积推广;天敌防治见效周期较长,是解决森林鼠害的治本之道,但短期效果不太明显,生物药剂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艾纳香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适生区内遗存的艾纳香品种进行生长及艾粉提取率试验 ,结果表明 :艾纳香人工种植以第 2~ 3年产量最高 ;栽培驯化会促进艾叶中艾粉的积累和龙脑含量的提高 ;艾纳香的生产种植首选大艾 ,其次为马耳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