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1篇
  4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 have developed a set of tools that operate within an aquat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and usability of remote‐sensed satellite and computer‐modeled oceanographic data for marine science and 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The tools form the Pelagic Habitat Analysis Module (PHAM), which can be applied as a modeling platform, an investigative ai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r utilized as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marine ecologic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include fisheries, marine biology,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and marine spatial management. The GIS provides a home for diverse data types and automated tools for downloading remote sensed and global circulation model data. Within the GIS environment, PHAM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seamless interactive four‐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for matching between disparate data types, for flexible statistic or mechanistic model development, and for dynamic application of user developed models for habitat, density, and probability predictions. Here we describe PHAM in the context of ecosystem‐based fisheries management, and present results from case study projects which guided 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an analysis of the purse seine fishery for tropical tuna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 revealed oceanographic drivers of the catch distribu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driven circulation patterns on the location of fishing grounds. To support management of the Common Thresher Shark (Alopias vulpinus) in the California Current Ecosystem, a simple empirical habitat utiliz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dynamically predict the seasonal range expansion of common thresher shark based on oceanograph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
水稻收割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及农村经济条件,在目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旧是小型机动脱粒机的天下。为此设计一种在机动脱粒机上安装秸秆切碎装置,并对秸秆切碎装置时的设计提出了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并分析了安装该装置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切轴流式双滚筒大豆种子脱粒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大豆种子脱粒损伤率高和脱净率低的矛盾,提出了钉齿式副滚筒切流预脱、弓齿与钉齿相间组合排列的主滚筒轴流脱粒、切轴流式双滚筒组合脱粒方案,进行了脱粒关键部件结构与参数设计,采用直径较小而短的副滚筒完成大豆植株的打击、抓取和拖带等切流预脱,主脱粒滚筒与副滚筒同向等速且轴向长度和直径均较大,由弓齿与钉齿组合而成,进行大豆的轴流脱粒;设计了样机并进行了脱粒性能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试验方法,分别建立大豆脱粒损伤率、未脱净率与喂入量、主滚筒转速和主滚筒脱粒间隙关系的回归数学模型,利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佳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籽粒含水率为17%~19%、秸秆含水率为12%~15%、大豆草谷比1.275条件下,当喂入量为0.44 kg/s、主滚筒转速为489 r/min、主滚筒脱粒间隙为25.06 mm时,大豆脱粒损伤率为1.18%、未脱净率为0.65%;与传统大豆脱粒机相比可使脱粒损伤率和未脱净率分别降低0.22个百分点和0.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子脱粒机出料溜槽堵塞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从5TD-680型小区大豆种子脱粒机存在的实际问题着手,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出料溜槽堵塞现象产生的机理,推导出了一个理论公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分析了全方位合理设计和研究脱粒机的重要性。文中所用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结果可为脱粒机或相关农业机械中溜槽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油棕产业刚起步急需小型棕榈油加工设备的现状,设计研制了5T-140型油棕果脱果机。该机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易于加工制造及可后续改进的特点。同时,主要介绍了5T-140型油棕果脱果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及安装使用特点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小大型玉米脱粒机在工作过程中清选运料机构的振动,提高轴承等机械部件的使用寿命,对5 TY-1 9 0型玉米脱粒机清选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选用机构的平动性、运动稳定性作为优化目标,以机构的清选筛拉杆的横纵坐标作为优化变量,采用解析法建立了清选运料机构的数学模型。在清选运料机构—曲柄和双摇杆运动分析基础上,利用Mat Lab中Simulink模块进行了运动仿真和优化分析,优化了清选运料机构的机构参数,即当摇杆1为675mm、连杆2为3 425mm、摇杆3为605mm、连杆4为350mm、连杆AB为2 946mm、连杆BC为4 7 9 mm时,机构传递效果最好,振动最小。为了验证优化结果 ,进行了实际脱粒试验,通过对不同结构参数组合整机及运料机构的振动情况来看,优化后的结构参数在脱粒过程中运行平稳、振动小。该研究形成的清选运料机构的运动规律为大型农机具运料机构的运动平稳性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5TY-10A型玉米种子脱粒机的研制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TY-10A型玉米种子脱粒机是与玉米种子加工成套技术相配套的关键设备。该机采用钉齿滚筒式脱粒装置、穗轴抛送装置和吸气式风选初清装置,可一次完成玉米种芯分离,破碎率和夹带损失率均低于国家标准。生产试验研究表明,玉米果穗最适宜在含水率17%~20%时进行脱粒,玉米果穗脱粒时应采用较低的滚筒转速,最适宜滚筒转速为540r/min,其籽粒破碎率控制在1%以下,各项指标完全满足玉米籽粒脱粒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立式轴流玉米单穗种子脱粒机试验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取脱粒滚筒线速度、风口真空压强、果穗含水率为影响因素,破碎率、含杂率、未脱净率、吸杂误夹种率为目标函数,对影响玉米种子脱粒效果的部件尺寸和作业参数进行了试验验证和优化设计。试验分析得出:当脱粒滚筒线速度4.6~5.5m/s、果穗含水率14.4%~15.9%、风口真空压强为6.3MPa时,含杂率低于 1.1%,破碎率低于 0.86%,未脱净率低于1.1%,吸杂误夹种率低于 0.44%。该试验研究可应用于立式轴流玉米单穗种子脱粒机的产品优化设计和作业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大豆脱粒机气力清选循环装置研制与性能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提高大豆脱粒机的清选效果、降低脱粒损失与含杂率,该文利用农业物料漂浮速度试验台测得了大豆脱出物的漂浮速度:完好豆粒9.18~11.61m/s,瘪粒及豆瓣6.14~7.74m/s,未脱净豆荚3.81~5.48m/s,短硬茎杆2.53~4.04m/s,碎秸秆和荚壳1.95~3.75m/s;并根据漂移速度试验结果研制了气力式清选装置和旋风式杂余分离、循环装置并进行了性能试验。性能试验表明,改进的大豆脱粒机最佳风机转速526~611r/min、振动筛频率276~320Hz时,大豆清选后秸秆含杂率和清选损失率分别为0.70%和0.30%~0.32%。研究结果为优化大豆脱粒机气力清选系统设计、提高大豆脱粒机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