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林业   275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311篇
  595篇
综合类   1183篇
农作物   175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146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3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实现油菜等小粒径作物覆膜种植中膜上均匀打孔的功能,针对传统膜上成穴装置结构庞大复杂、工作时易黏土挑种及撕挑地膜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法兰式滚轮与螺纹式圆锥型锥钉组合式结构的打孔装置,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范围;构建了打孔装置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打孔锥钉关键点的运动轨迹,确定了膜上打孔过程,并基于轨迹方程分析了膜孔尺寸参数;运用ADAMS运动学仿真,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打孔锥钉顶角、打孔锥钉直径、打孔滚轮半径、机组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以膜孔长度、膜孔间距偏差为试验考核指标,进行了打孔装置结构和运动参数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影响膜孔长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打孔滚轮半径、打孔锥钉顶角、打孔锥钉直径、机组前进速度;影响膜孔间距偏差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打孔滚轮半径、机组前进速度、打孔锥钉顶角、打孔锥钉直径;基于参数优化,获得较优参数组合为:打孔锥钉顶角53°、打孔锥钉直径16 mm、打孔滚轮半径65 mm、机组前进速度4 km/h。以打孔装置较优结构参数组合进行了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打孔装置所打膜孔形状较规则,普遍呈类圆形状,膜孔长度均在18 mm以上,膜孔间距较为均匀,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各行膜孔长度一致性变异系数为4.98%,各行膜孔间距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44%。结果表明试验参数组合选取合理,打孔装置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Vegetation indices are widely used as model inputs and for non‐destructive estimation of biomass and photosynthesis, but there have been few validation studies of the underlying relationships. To test their applicability on temperate fens and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intensit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leaf area index (LAI), brown and green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photosynthesis potential (PP). Only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and PP was management independent (R2 = 0·53). LAI to PP was described by a site‐specific and negative logarithmic function (R2 = 0·07–0·68). The hyperbolic relationship of LAI versus NDVI showed a high residual standard error (s.e.) of 1·71–1·84 and differed between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meadows. Biomass and LAI correlated poorly (R2 = 0·30), with high species‐specific variability. Intensive meadows had a higher ratio of LAI to biomass than extensive grasslands. The fraction of green to total biomass versus NDVI showed considerable noise (s.e. = 0·13). These relationships were relatively weak compared with results from other ecosystems. A likely explanation could be the high amount of standing litter, which was uneven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vegetation canopy depending on the season and on the timing of cutting events. Our results show there is high uncertaint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on temperate fen meadows. For reliable estimations, management intensity need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several direct measurements throughout the year are required for site‐specific corr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under extensive management. Using NDVI instead of LAI could reduce uncertainty in photosynthesis models.  相似文献   
3.
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开展了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棉花生长及土壤杂草种子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棉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与未覆盖秸秆且不除草处理相比较,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棉花单株铃数和子棉产量显著提高。7000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在覆盖后30d、60d和120d逐步减少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随着覆盖量减少,对0-20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降低幅度减小。全程除草剂处理降低0-5cm土层杂草种子库多样性,而油菜秸秆覆盖则可能增加0-5cm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多样性。3500Kg/hm2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处理的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全程除草剂处理一致。因此,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油-棉连作棉田推荐使用3500Kg/hm2油菜秸秆覆盖量+秸秆覆盖30d后喷施除草剂。  相似文献   
4.
花生新黑地蛛蚧是近年来滑县花生田新发现的一种地下害虫,对花生造成危害,影响花生的 品质和产量。本文主要介绍新黑地蛛蚧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大白菜(B.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进行了两年地膜覆盖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直播小株、育苗小株、老株那种采种方式,凡使用地膜覆盖的均比不覆盖的产量增加30%左右,质量也明显的提高;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良好的地而覆盖材料,在大白菜种子生产中可以取得相近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膜覆盖对棉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显著降低了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保定市工业废水农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保定市工业废水经农灌土地处理,对土壤、地下水和农作物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造纸、食品、轻纺和化工为主的工业废水在重金属常年不超出农灌标准下,宜于在非盐化土壤灌溉;废水中硫化物超标,通过土壤生物区系,能降低毒性;废水中常规有机物,农灌后利大于害;只要在土壤容量允许内,可具有二级污水处理工艺不能完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现行《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因素法和样地法进行探讨,寻求农用地分等的最佳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规程》中因素法分等使得研究区单元分值出现拐点,划分等别部分与实际不符;样地法分等结果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在农用地分等中,在县域内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的地区采用样地法分等更合理。  相似文献   
9.
新疆盐碱地种植耐盐小麦土壤盐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干旱区有大量盐碱地 ,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盐碱的利用改良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研究 ,面临巨大的挑战。盐碱地上种植耐盐小麦既有生产效益 ,又有改良土壤盐渍化作用。在传统灌溉管理下 ,当土壤原始盐分 2 .0 %时 ,在壤质土壤上种植耐盐小麦 1— 2年 0— 40cm土层盐分可降到 0 .8%。在粘壤土、壤土土质的土壤中 ,种植耐盐小麦 5年时 ,0— 1 0 0cm土层盐分可降到 0 .5 % ;种植 7年后 ,0— 1 0 0cm土层盐分降到 0 .2 %左右 ,且在以后种植条件下 ,土壤盐分趋于平衡状态 ,变化很小。种植耐盐小麦引起的盐分变化 ,灌溉水为主要作用 ,以至经多年种植 ,土壤表现为脱盐碱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2014年10月-2016年6月,利用设置在豫西典型旱作区的麦豆轮作栽培模式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旋耕和旋耕覆盖4个处理,比较了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旋耕不影响小麦产量,但花后氮素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降低60.0%、8.6%和13.0%,而成熟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显著提高28.6%。同一耕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较无覆盖不仅显著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还提高了拔节前和开花后的氮素积累量,促进了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转运,从而使翻耕覆盖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较翻耕分别提高11.5%、13.5%、7.4%和2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分别提高23.0%、39.5%、12.8%和38.5%。在试验进行7年后的小麦成熟期,翻耕覆盖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翻耕降低3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降低51.4%。因此,秸秆覆盖不仅可提高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吸收效率,还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是兼顾旱地小麦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生产的有效途径,尤其以旋耕覆盖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