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5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林业   328篇
农学   472篇
基础科学   164篇
  733篇
综合类   1555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208篇
畜牧兽医   508篇
园艺   155篇
植物保护   2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照食用菌产业链关系,有效反映以价值转让和食用菌产品生产为主线的企业联系,并体现企业彼此间在市场供需关系基础上建立的内在关联。发展食用菌产业具备成本低、周期短、市场潜力大以及产生经济效益高等积极效应,利用食用菌产品投入产出比值方法,计算投入产出数值,衡量经济效益水平高低,有效评价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依据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提出增加科研及技术投入,推动产业链发展、以及加强食用菌产业规划两点策略,以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2.
综述以中国2005—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进程的3个阶段为主线,总结土壤污染防治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治理体系、管控要求、机构改革、立法支持等5个方面重要转变,分析国家和地方土壤环境保护标准、法律法规政策和主要土壤污染治理成效。针对国内土壤污染防治未来发展趋势,从完善土壤环境标准及管理制度、建设监测及预警大数据平台、加强土壤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持续推进土壤修复技术攻关和先行区经验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察六堡茶茶褐素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及胆固醇酯酶活性能力、吸附胆固醇及油脂能力,从而评价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六堡茶茶褐素对花生油的吸附量为0.73 g·g-1,对胆固醇的吸附量在酸性条件下为122.42 mg·g-1、中性条件下为13.68 mg·g-1;在茶褐素结合胆酸盐的试验中,随着茶褐素浓度的增加,与胆酸盐结合能力也呈上升趋势;茶褐素对胰脂肪酶起激活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呈持续上升趋势;对胆固醇酯酶活性抑制IC50值为57.2 mg·mL-1。六堡茶茶褐素降脂机制可能主要通过与胆酸盐结合、吸附胆固醇和脂肪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不同控释氮肥运筹对粳稻养分吸收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绥粳18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一次性施入控释氮肥免追肥条件下,设置不同施肥量(高、中、低、无)和施肥深度(5 cm、10 cm),探讨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粳稻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粳稻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均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施肥深度5 cm组,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粳稻的氮吸收总量增加,同时可促进磷的吸收,但影响幅度较小。钾变化与氮、磷变化有所不同。施肥深度10cm组,施高量氮肥抑制了粳稻对磷的吸收、减少了对氮的吸收,但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对钾的吸收无显著影响。施用树脂包膜控释肥,纯氮用量为153 kg/hm^2、施肥深度5 cm、一次性施肥免追肥可获得最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并显著提高磷钾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冬小麦生长期正处于华北平原降水较少的干旱季节,实现高产依赖于灌溉,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主导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地下水限采政策的实施,在地下水超采区如何稳定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综述以往研究并结合典型地点田间试验结果,从冬小麦种植可减少休闲期土壤蒸发损失、具有的深根系系统可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可利用微咸水替代淡水灌溉、通过限水灌溉发展优质麦生产、冬春形成覆盖层美化和防沙尘效应等方面论述了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的优势,提出华北平原冬小麦生产需要转变传统高耗水高产量理念,充分发挥冬小麦抗旱、耐盐能力强的特点,在不实施大规模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条件下,通过冬小麦限水灌溉和微咸水利用满足对地下水压采需求,充分发挥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冬春防风沙、美化环境的生态功能,同时满足区域口粮安全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嘉城  方香玲  南志标 《草业科学》2021,38(8):1513-1524
镰刀菌(Fusarium spp.)是多种重要农作物的病原体,不仅可造成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严重损失还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或植物寄主体内产生一系列被称为镰刀菌毒素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毒素一方面作为致病因子与镰刀菌对宿主植物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可导致家畜生产性能下降和相关病症的出现,进而影响农业生态系统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鉴于镰刀菌毒素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及其对家畜和人类的毒性作用,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镰刀菌侵染粮食作物后产生毒素种类的研究,但关于镰刀菌侵染豆科牧草后产生的毒素种类以及毒素在镰刀菌对豆科牧草致病力方面作用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对引起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病害的常见镰刀菌物种产生的主要毒素,以及这些毒素对植物、家畜和人类的危害进行了综述,并对豆科牧草中镰刀菌毒素的研究前景及意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8.
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和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及其水肥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优化冬小麦水氮管理措施,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以灌水量为主处理,施氮量和控释肥类型分别为副处理和次副处理,其中,灌水量设30、60和90 mm;施氮量设0、75、150和225 kg/hm2的施肥梯度;控释肥类型包括释放期分别为60、120 d的聚氨酯包膜尿素(PCU60,PCU120),以普通尿素作为对照(U)。结果表明:灌水量、施氮量、控释肥类型单一因素均对冬小麦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干物质质量、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各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相较于U处理,增加灌水使PCU60产量平均提高308 kg/hm2,PCU120产量平均下降270 kg/hm2;增施氮肥刚好相反,使PCU60产量平均下降289 kg/hm2,PCU120产量平均提高118 kg/hm2。根据所构建3种肥料的水氮生产函数可知,在U处理取得最高理论产量6 823 kg/hm2时的水氮用量下,2种释放期的控释肥PCU120和PCU60可分别获得14.31%和12.08%的增产效果。利用水氮生产函数和频率分析法得到不同控释肥类型获得较高产量的水氮用量区间,以PCU120产量最高、所需灌水量最低,分别为7 744~7 826 kg/hm2、47.72~52.28 mm;PCU60所需施氮量最低,为145.42~187.91 kg/hm2。综合考虑增产节肥节水效果,推荐PCU120为冬小麦季适宜的控释肥类型,其适宜水氮用量区间分别为47.72~52.28 mm、159.23~199.47 kg/hm2。  相似文献   
9.
以6%阿维·氯苯酰SC(悬浮剂)为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研究了10%甲维·茚虫威SC、3%甲维盐WG(水分散粒剂)、15%多杀·茚虫威SC、30%氟铃·茚虫威SC、20%四唑虫酰胺SC 5种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均有防治效果,药后3 d,以10%甲维·茚虫威SC、3%甲维盐WG、15%多杀·茚虫威SC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82.94%、72.31%、65.08%;药后7 d,3%甲维盐WG、10%甲维·茚虫威SC、30%氟铃脲·茚虫威SC、15%多杀·茚虫威SC防治效果分别为91.49%、88.03%、70.25%、66.01%;药后14 d,除本地常用农药6%阿维·氯苯酰SC之外,其他几种农药保叶效果都在70%以上。综上,6种农药均可用于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建议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Quantifying fish movements in river networks helps identify critical habitat needs and how they change wit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ome of the challenges in tracking fish movements can be overcome with the use of 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 (PIT) tagging and antennas. We used PIT technology to test predictions of movement behaviour for four fish species at a mainstem–tributary confluence zone in an arid‐land river system. Specifically, we focused on the McElmo Creek tributary confluence with the San Juan River in south‐western Utah, USA. We quantified variation in species occurrences at this confluence zone from May 2012 to December 2015 relative to tempor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 considered occurrences among species relative to tagging origins (tributary versus mainstem), season and time of day. Generally, fishes tagged in the focal tributary were more likely to be detected compared to fish tagged in the mainstem river or other tributaries. Additionally, adults were most likely to be detected across multiple years compared to subadults. Based on a Random Forests model, the best performing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for predicting seasonal detections included mainstem discharge during run‐off season (razorback sucker Xyrauchen texanus), tributary discharge during monsoon season (Colorado pikeminnow Ptychocheilus lucius) and mainstem water temperature (flannelmouth sucker Catostomus latipinnis and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The variable responses by endemic and introduced fishes indicate tributary habitats provide several key functions within a fish community including spawning, rearing, foraging and refu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