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86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32篇
  98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为给内蒙古高原区、黄土高原区和西北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测土施肥奠定科学基础,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以及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开展了三大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和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区紫花苜蓿土壤速效钾第1~4级指标依次为≥342mg/kg、89~342mg/kg、24~89mg/kg和<24mg/kg,黄土高原区第1~6级指标依次为≥171mg/kg、96~171mg/kg、54~96mg/kg、30~54mg/kg、17~30mg/kg和<17mg/kg,西北荒漠绿洲区第1~4级指标依次为≥303mg/kg、140~303mg/kg、65~140mg/kg和<65mg/kg;当目标产量9~27t/hm2、钾肥利用率50%时,第1~6级土壤的推荐施钾量分别为0、54~162kg/hm2、108~324kg/hm2、162~486kg/hm2、216~648kg/hm2和270~810kg/hm2。  相似文献   
2.
疏干水资源化利用是将煤矿开采废水经处理后用于煤化工生产,其不仅可以缓解旱区煤炭及化工企业面临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目前疏干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在蒙陕地区部分煤化工企业实施,但其具体效益尚未明了,文中以已实施该项目的煤化工企业为典型,采用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企业实施该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定义并计算各评价指标,同时定性定量描述其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构建完整综合的评价体系,从而全面阐释该项目各方效益,结果显示疏干水资源化利用项目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建议在行业及区域推广以促进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有林场在内蒙古林业生态建设中具有骨架作用,是祖国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撑点,也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主体。在深入了解与掌握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6个市国有林场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经营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为国有林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生视角的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区域类型的土地整治工程在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方面所体现的效益,选取内蒙古3个不同类型区域的土地整治的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三生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土地整治获得的各项效益具有一定的协同提升作用,但体现在各项指标层次上仍具有一些差异:在自然本底条件好的地区获得的生产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人口密集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性设施的改善明显强于人口稀疏地区;具有较多限制性自然条件地区获得的生态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本底条件的区域。因此,在土地整治应该充分做到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契合,挖掘发展潜力,以现有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为基础,提高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有机无机肥对烟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种不同的有机无机肥在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琴江镇何坑现代农业示范点开展大田试验,由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对试验烟叶进行工业可用性评价。[结果]施用1 412.5 kg/hm~2镇江贝思特有机活性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6∶6.5∶10贝斯特肥的处理烟叶外观质量整体最好;B2F、C3F的感官质量以施用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8∶6∶18烟叶有机无机肥1 059.4 kg/hm~2的处理最好;X2F以施用湖南金叶烟草肥料厂生产的10∶8∶20的烟草专用肥847.5 kg/hm~2处理的感官品质最好。不同厂家生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对烟草化学成分有影响,除C3F、X2F的氯含量,C3F的烟碱含量,C3F、X2F的钾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化学成分在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后的各处理两糖比、钾氯比符合度较高;氮碱比、糖碱比变化规律不明显。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对K326品种B2F、C3F、X2F 3个等级的阴燃时间、平衡含水率、含梗率、出片率有影响,差异不显著;对中上部烟叶的单叶重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以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8∶6∶18烟叶有机无机肥1 059.4 kg/hm~2的处理工业可用性相对较好,其次为湖南金叶烟草肥料厂生产的10∶8∶20烟草专用肥847.5kg/hm~2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农畜产业作为内蒙古地区的优势产业,对区内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本文分析内 蒙古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优势,结合发展的现状,提出积极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 基地的对策,为产业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施加黏土后的沙地土壤微形态特征,说明其改良效果,对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土壤切片进行观察,并利用土壤切片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和Image-Pro Plus 6.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基质、孔隙和粗骨颗粒等和土壤肥力状况相关的定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及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施加黏土后,出现了块状微结构和雏形团聚体;从基质比、毛管孔隙占比方面来说,底施处理效果更好,基质比在C2(3×10~5 kg/hm~2)处理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8.8%,毛管孔隙占比在C3(6×10~5kg/hm~2)处理水平提高了15%;就总孔隙百分比、粗骨颗粒磨圆度、粉粒百分比、粗骨颗粒平均粒径来说,表施处理效果比较好,C1(1.5×10~5 kg/hm~2)、C2(3×10~5 kg/hm~2)处理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结论:1)施加黏土后,沙地土壤结构与原始沙地的粒状微结构相比有一定的改善;2)短期底施处理下,C1和C2处理单元的基质比有所提高,毛管孔隙占比随着黏土施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粗骨颗粒特征方面,表施处理效果比底施效果要好;3)短期改良情况下,沙地土壤微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以粗骨颗粒为主,但改良后出现一些雏形团聚体,各量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规格微型蒸渗仪测定土壤蒸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陕北风沙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微型蒸渗仪高度(10、15、20和25 cm)、内径(10和15 cm)和封底材料(薄铁皮和细纱布)对土壤蒸发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规格蒸渗仪测定的土壤蒸发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内径为10 cm时,土壤蒸发量的测定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高度为20 cm时的测定值显著大于10 cm时。当高度为10 cm时,将内径由10 cm增加至15 cm对土壤蒸发的测定没有显著影响。高度和内径一定时,将封底材料由薄铁皮换为细纱布时测定的土壤蒸发量显著增加。高度为20 cm时,土壤蒸发测定的精度最高,为98.5%,其次是高度为25 cm和15 cm时,精度分别为96.3%和93.5%。综合考虑精度和便捷性,推荐使用高度为20 cm、内径为10 cm且用薄铁皮封底的微型蒸渗仪。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内蒙古中西部强沙尘暴发生发展机制,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5月3—4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次强沙尘暴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低槽、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是本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此次强沙暴过程属于地面冷锋和蒙古气旋共同影响的类型;(2)分析高低层温压场与涡度平流发现,动力因子(涡度平流)和热力因子(温度平流)的共同作用,推动了蒙古气旋的东移发展;(3)垂直螺旋度分布特征是上负下正,表明沙尘区域上空高层为辐散区,有下沉运动,中低层为辐合区,有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草原作为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研究关注的热点区域。家庭牧场作为内蒙古草原基本的生产和管理单元,探析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阐述了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的形成历程及定义;并分别侧重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3个方面总结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分别在坚持草牧业发展理念、依托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指导、加强3个界面耦合研究、扩展沙地草原、关注未来发展模式、重视技术支撑等6个方面就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进行了研究展望。希望本研究在为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的同时,亦能为全球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