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6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广东省主要珍贵树种上的线虫进行调查时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上分离到一种隐皮孢囊线虫,经形态特征观察和测量数据分析,将其鉴定为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Cryphodera kalesari。其诊断特征为:雌虫椭圆形至近球形,头部具有1个唇盘和2~3个唇环,口针长33.6~37.8μm,阴门唇突出,阴门与肛门之间区域凹陷,肛阴距为42~72μm;2龄幼虫头部具1个明显的唇盘和3个唇后环纹,口针长24.8~29.5μm,口针基部球前缘凹陷,侧区3条侧线,尾长圆锥形,长38~53.5μm,尾末端细圆,透明尾长17.1~25.1μm,侧尾腺孔位于肛门后2~5环;雄虫未发现。本研究首次获得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的rDNA(LSU D2D3和ITS)序列,为此线虫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数据。本研究还分析了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与本属其他种类的系统进化关系。卡勒萨隐皮孢囊线虫为中国的地理新记录种。格木为隐皮孢囊线虫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格木不同天然种源家系苗的生长差异,选出相对速生的优良种源,本研究对8个格木天然林种源、110个家系1年生的苗高和地径等生长量指标进行测量,结合各家系的种子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格木苗期生长量差异显著,具备种源选择的基础;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量差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内,具备从优良种源内选择优良家系的基础;苗期生长量与种子大小、种子厚和千粒重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大粒、饱满种子可作为优良种源和家系选择的初选参考指标。初步选出浦北、北流种源作为格木优良种源。本研究为格木速生种源及家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叶底红的花芽分化特性,采用改良的石蜡切片法对叶底红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叶底红的花芽分化过程依次从外向内发育,可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福建漳州地区叶底红的花期从2月份持续到8月份,每轮花芽分化的时间约为30d。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对油桐林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的套种模式,通过林下套种5种药用植物(玉竹、黄精、桔梗、麦冬、石蒜),分别测定了不同套种模式下不同时期、不同土层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同套种模式不同土层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套种模式间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套种桔梗和石蒜对物理性质影响较大,其中土壤容重最大增加33.14%,比重最大降低14.18%,总孔隙度最大降低33.58%。套种黄精和桔梗会使土壤氮、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全氮和全磷含量最多可增加62.83%和111.80%。套种麦冬和石蒜会使土壤氮、磷、钾含量都显著降低,套种桔梗、黄精和玉竹会使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最高达148.37%。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LEC1(Leafy Cotyledon 1)基因对油桐油脂合成过程的调控机理,以油桐种仁转录组数据库中基因的部分c DNA序列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从油桐种子中克隆LEC1基因的全长c 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油桐LEC1基因全长c DNA为1 152 bp,编码区为729 bp(142~870),编码243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141 bp和263 bp。该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025.4 Da,理论等电点为6.97;蛋白二级结构以不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是不具有跨膜结构的膜外蛋白。经对比发现,油桐LEC1具有典型的HAP3结构特点,在不保守的N端和C端中间有1个十分保守的结构域,与拟南芥、玉米、麻风树、黄连木等的LEC1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6.
油桐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订说明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油桐是我国特有的工业用油料树种。桐油是大宗传统出口商品,誉满全球。油脂碘价在130即为干性油。桐油碘价高达160以上,是优质干性油。为规范油桐生产和桐油等级及适应外贸出口的需要,必须制订油桐产品质量等级标准。本标准包括桐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桐油质量等级2部分。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SO2对油桐叶片细胞膜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系统是细胞内光合和呼吸等生理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SO2对光合系统的破坏首先会引起细胞膜系统的变化.气相色谱测定表明,体积分数为0.3×10-6的SO2对油桐叶片处理10d以上,会使不饱和脂肪酸含量UFA、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C18:3、C18:3/IUFA上升,使饱和脂肪酸含量、C16:1trans、C16:1trans/IUFA下降;但随着SO2熏气时间的延长,会使不饱和脂肪酸含量UFA、不饱和脂肪指数IUFA、C18:3、C18:3/IUFA下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熏气111d后,处理的UFA、IUFA、C18:3、C18:3/IUFA分别是对照的94.74%、92.52%、87.87%、94.97%;处理的饱和脂肪酸、C16:1trans、C16:1/IUFA分别是对照的1.16、1.15、1.24倍.熏气112d后,会使极性脂和中性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C18∶3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UFA和不饱和脂肪酸指数IUFA及C18:3/IUFA值下降.因此,长期低体积分数SO2处理会使细胞膜的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使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从而使细胞膜的功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格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格木是珍贵的特殊用材树种.文章介绍了格木的育苗技术,包括种子采集与贮藏;播种与芽苗培育;芽苗移植与容器苗培育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油桐林生物量和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生育期的油桐林生物量和大量营养元素(N、P、K、Ca、Mg)的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桐林的生物量随树龄的增大逐渐积累,从幼龄期开始到20年生的桐林,其生物量的积累值为79,61t/ha。桐林不同生育期的光合产物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不同。经济产量(果生物量或种仁生物量)随树龄的动态变化服从二次抛物线函数:W_(FR)=-2.11398+0.82471(t-1)-0.03540(t-1)~2W_S=-1.37257+0.38539t-0.01706t~2不同生育期,桐林中大量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归还量和输出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从1982年开始,从外省引进15个油桐优良品种,经过试验,精细管理,观察其生长发展情况,并对比省内油桐良种,从中选出5个优良品种,可以在陕西省油桐生产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