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215篇
基础科学   23篇
  87篇
综合类   1847篇
农作物   199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1327篇
园艺   638篇
植物保护   47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99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24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根部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产业的发展,草莓连作现象日趋普遍,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介绍了草莓的几种主要根部病害,包括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和青枯病的危害症状、致病病原菌及传播方式,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甲基二硫的生物活性评价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DMDS)对土壤病原线虫和土传病原菌的毒力,比较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探究DMDS作为新型土壤熏蒸剂提供切实可行性的依据。结果表明:DMDS熏蒸对土传病原线虫和镰刀菌属的LD_(50)分别为4.743 mg/kg和1.513 mg/kg,可见DMDS对病原线虫和镰刀菌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DMDS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抑制硝化作用过程,减少NO~-_3-N的产生,提高植物可吸收态氮素水平。DMDS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而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均有降低。此外,熏蒸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减少,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对DMDS熏蒸后土壤进行底物诱导呼吸试验,表明DMDS能够在试验初期抑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DMDS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3.
诃子水提物抑菌活性成分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晚疫病原菌为供试菌,研究了诃子水提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为防治番茄病害、提高产量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诃子水提物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9 mg·mL-1。诃子水提物经过酸、碱处理后其在酸性条件下抑菌圈直径较大,抑菌活性较好,经过碱处理后水提物的抑菌圈直径明显减小,抑菌活性显著下降;水提物对温度、紫外照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蔗糖浓度为2%时,抑菌圈直径最大,抑菌效果最好,之后随着蔗糖浓度的增高,抑菌圈直径减小,抑菌活性降低;当水提物中加入Ca2+、Mg2+、Fe3+3种金属离子时抑菌圈直径增大,抗菌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是影响世界柑橘产业最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常被称为柑橘上的“癌症”[1]。柑橘黄龙病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嫁接和柑橘木虱传播,其中,带菌苗木和接穗的调运是该病害扩展蔓延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2]。金华是浙江省最大的柑橘种苗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袁宗胜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7):34-37,40
通过平板对峙法、滤纸片法、牛津杯法对6种食用菌病原菌的拮抗效果进行了初筛和复筛,并观察了细菌菌落表征性状;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初步筛选出了JL-B16、JL-A07、JL-B05、JL-B11、CT-B19、CT-B01、CT-B04-1、CT-A16等8株具有初步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复筛出4株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内生细菌,菌株编号分别是JL-B05、JL-B16、CT-A16、JL-A07;4株内生拮抗细菌菌株分属于2属3种,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该研究为内生拮抗细菌开发、防病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了资源.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现代化发展的学科。快速正确的鉴定临床分离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对兽医临床快速准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意义的鉴定是建立在形态学、生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上,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对兽医微生物鉴定产生了极大促进与充实。  相似文献   
7.
金刺梨黑斑病主要于开花期危害幼嫩的果梗,果梗受害后产生黑色干腐病斑,导致整个花序从果梗处脱落。对黑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学特性、致病性测定、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病主要由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acc.)的Phomopsis.capsici真菌引起。  相似文献   
8.
 树木腐烂病在新疆主林果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呈加重趋势。本研究在调查了新疆阿克苏、和田、伊犁、喀什和库尔勒等地区苹果树、核桃树和杨树3种林果腐烂病田间发病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14个样本点的样品进行病原物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各样本点3种林果均有不同程度的腐烂病发生,分离鉴定结果为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主要为Valsa mali var. mali(分离频率为64.5%),其次是V. mali var. pyri(25.8%)、V. malicola(3.2%)和V. nivea(6.5%);引起核桃树和杨树腐烂病病原菌为V. sordida(分离频率为83.3%和96%)和V. nivea(分离频率为16.7%和4%)。离体枝条及苹果果实上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林果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均能感染原寄主。引起新疆部分地区苹果树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是Valsa mali var. mali,核桃树和杨树腐烂病的主要病原菌是V. sordida。同时,基于实际生产中存在感病枯死杨树枝干作为苹果园、核桃园树体支撑木的现象,推测3种林果腐烂病菌间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针对柑橘黄龙病现有热处理方法存在加热时间长、温度不均匀等缺点,提出以微波加热方式处理柑橘树。搭建柑橘黄龙病微波加热平台,采用不同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组合对活体柑橘叶片进行加热,探究不同微波功率下叶片温度达到48~60℃所需要的时间,以确定最佳微波加热功率和加热时间组合。结果表明,柑橘叶片经微波处理后,升温速度与微波功率和加热时间成正相关;不同微波功率处理下,使叶片表面温度达到48~60℃的处理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为使柑橘叶片表面温度升至48~60℃范围内,可以在80 W功率下加热36~46 s,在16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6~37 s,在24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5~29 s,在32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3~15 s,在400 W微波功率下加热10~14 s,在480 W微波功率下加热8~10 s,在640 W微波功率下加热7~8 s,在800 W微波功率下加热6 s;根据微波热处理后叶片灼伤程度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确定较优的加热功率和时间组合为(80 W,40 s),进一步优化后的组合为(80 W,37 s)和(80 W,38 s)。  相似文献   
10.
广西-湖南地区通过试验,研究集成了“以种植无病苗木为基础,以统一放控梢、大型植保机械喷施低毒高效药剂、果园悬挂黄板和冬季清园防治木虱为重点,以常态化普查清理病树为保障的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并在技术模式的应用上,因果园类型及黄龙病发病程度不同,不同果园采取分类防控策略;在柑橘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上,构建了政府责任制、宣传培训和村规民约为核心的柑橘黄龙病片区联防联控的“荔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对上述技术模式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其它片区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技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