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2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52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105篇
  93篇
综合类   154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323篇
植物保护   1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静  施明  乔改霞 《北方园艺》2019,(3):138-143
枸杞不同程度玻璃化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外源添加物、添加聚丙烯酰胺、改变培养条件及玻璃化苗脱水处理在玻璃化组培苗恢复中的作用,探索出最佳的枸杞玻璃化组培苗恢复方法。结果表明:1/2MS+6-BA 0.5mg·L~(-1)+活性炭0.5g·L~(-1)为枸杞轻度玻璃化苗恢复最佳培养基,适宜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培养基为1/4MS+6-BA 0.5mg·L~(-1)+活性炭1.0g·L~(-1)。当添加聚丙烯酰胺8、16g·L~(-1),枸杞轻度、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均达到最高,聚丙烯酰胺对枸杞玻璃化的组培苗有明显的逆转效果,逆转后的组培苗生长良好。经过脱水处理后,玻璃化苗明显得到恢复。脱水2d轻度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可达77.61%。随着脱水的天数增加,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逐渐提高,当脱水天数达3d时,恢复率最高达71.24%。培养期间增强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枸杞玻璃化苗恢复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枸杞蚜虫为试虫,采用玻璃管药膜法研究了藿香精油的触杀剂量效应、藿香精油+马来酸二乙酯的触杀剂量效应、马来酸二乙酯对藿香精油的触杀毒力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藿香精油在处理4 h后,精油最高剂量表现出的校正死亡率最高,是最低剂量校正死亡率的19.6倍。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的剂量效应为正比例关系。藿香精油+马来酸乙酯触杀枸杞蚜虫的触杀剂量在1 mL·L~(-1)下,最长处理时间的枸杞蚜虫死亡数是最低处理时间的10.4倍。马来酸二乙酯(增效剂)+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的剂量效应为正比例关系。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触杀4 h后,枸杞蚜虫的LC50为3.17 m L·L~(-1),含有马来酸二乙酯的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的LC50为1.09 m L·L~(-1)。枸杞蚜虫对含有增效剂的藿香精油的触杀处理更敏感。两者的95%置信限覆盖率为0,表明两者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毒力存在极显著差异。0.02%马来酸二乙酯的增效比为2.90,证明其对藿香精油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DREB(Dehydrate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factor)转录因子是植物非生物逆境适应中的关键调节因子,该类转录因子具有保守的AP2/EREBP结构域,在低温、高盐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下,可调控下游逆境应答基因的表达,对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有重要作用。黑果枸杞具有极强的耐干旱、盐碱能力,为研究黑果枸杞DREB类基因在低温、盐碱响应中的功能,本研究以强抗盐灌木黑果枸杞总RNA为模板,基于前期转录组测序拼接序列,利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一条DREB基因。该基因含有一个111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7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Lr DREB1基因属于DREB亚家族A2组成员,与拟南芥AtDREB2B、AtDREB2E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r DREB1受盐胁迫、ABA胁迫和低温胁迫诱导表达,可能参与依赖ABA的信号转导途径,调节黑果枸杞抗盐响应。本研究通过对黑果枸杞LrDREB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为研究Lr DREB1的功能及黑果枸杞抗盐机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低洼盐碱地的合理利用方式,以黑果枸杞为试验材料,设置不起垄(对照,H1)、起垄20 cm(H2)、起垄40 cm(H3)共3个栽培处理,研究不同起垄高度对黑果枸杞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处理的土壤全盐含量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起垄处理的植株枝长和叶面积显著高于不起垄处理;叶绿素含量除8月份外,其他时期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时期的变化幅度较小。脯氨酸含量仅在后期大幅上升,其中H2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在8月份时起垄处理的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H1处理,10月份时则呈相反趋势;Na+含量则一直呈现出起垄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的趋势。总的来看,起垄种植黑果枸杞更有优势,起垄处理虽增加了土壤盐分含量,但对黑果枸杞生长的影响较小,而相对降低的地下水位埋深对黑果枸杞的生长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对低洼盐碱地黑果枸杞的规范化栽培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枸杞高产栽培技术之第Ⅰ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枸杞的适生区、优良品种、丰产指标、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高产园营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枸杞高产栽培和促进枸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NaCl处理对黑果枸杞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发制备新型的黑枸杞、紫薯咀嚼片产品。[方法]以黑枸杞、紫薯为原料,采用直接压片的方法研制复合咀嚼片,以感官、硬度、碎脆度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黑枸杞、紫薯复合咀嚼片最佳配方。[结果]黑枸杞、紫薯咀嚼片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黑枸杞6.25%,奶粉31.25%,紫薯31.25%,麦芽糊精31.25%,每片质量0.50 g。按此配方制得咀嚼片花青素含量为4.773 mg/片,该咀嚼片口感细滑,硬度适中,色泽均匀,具有较好的奶香味。[结论]该研究制备的新型黑枸杞、紫薯咀嚼片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枸杞机械化采收,提高枸杞采摘的采净率、降低损伤率,提出一种在沟槽凸轮的引导下,压板迫使骨架侧向张开,进而调节梳刷指间距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枸杞自然特征和物理参数测量分析,建立了梳刷指变间距控制部件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对其关键零件进行结构设计优化。以宁杞1号为研究对象,设计多参数变量的正交试验,以采净率和损伤率作为评价指标,得到对采摘效果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梳刷指参数依次为弹簧钢长度、指间距、弹簧钢直径;最佳的梳刷指参数组合为:指间距为8 mm、弹簧钢长度为45 mm、弹簧钢直径为1.1 mm。在宁夏农科院枸杞研究所进行实地采收试验,结果表明:采净率为90%,损伤率为8.41%,满足枸杞采收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叶用枸杞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对叶用枸杞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本文以叶用枸杞‘宁杞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规沟灌施肥(CK),水肥一体化施肥(T1),水肥一体化减量施肥(灌水量、施肥量均为水肥一体化施肥的80%,T2)3种灌溉施肥方式对叶用枸杞产量、水分利用率、养分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施肥量和灌水量均低于传统施肥的条件下,T1、T2的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69.3%和4.6%,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50.6%和93.1%,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比CK提高了14.52,5.72,16.65个百分点和1.10,0.96,2.81个百分点,每公顷的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91 217元和8 730元,产投比分别提高了72.3%和33.0%。综合而言,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提高叶用枸杞的产量、水分和养分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其中以水肥一体化施肥(T1,即N 496.05 kg·hm~(-2)、P 483.2 kg·hm~(-2)、K 342.15 kg·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