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189篇
基础科学   71篇
  31篇
综合类   1413篇
农作物   164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96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0篇
  1953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特别在工业化程度高的欧美大行其道,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有高度发达的机械相配套,先进的信息作保障,规模的庄园作基础,已成为苹果主要栽培模式,由于苹果矮化密植栽培具有进入结果期早、管理较省工、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重新引进这一模式,在我国各苹果产区进行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2.
沾化冬枣在我国南方栽培一直存在坐果难、落果严重、收益较差的严重问题。本文总结了浙江义乌密植矮化设施栽培沾化冬枣技术,其株行距为1.5 m×2 m,树高2 m左右,大棚单栋宽8 m,肩高3.5 m,棚顶高5 m,于2月中旬扣棚。在40%枣花盛开时环剥主枝,喷施0.01%浓度的赤霉素催花保果,并根据树势、座果能力和座果量进行疏果。施用商品有机肥(N+P2O5+K2O≧5.0%,有机质≧45.0%)做基肥,在清明后和6月底至7月初分别施用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14-6-40+TE高钾型)。清明节前后枣树萌芽展叶前用石硫合剂清园,生长季综合防控病虫害。进行生草栽培,割草肥土。枣苗定植3年后亩产鲜枣达1600.8千克,比露天栽培增长42.86%。与露天栽培相比,裂果率降低85.23个百分点,扣除成本,露天栽培亩收益2460.56元,大棚栽培亩收益13560.74元,亩收益增长451.12倍。本文技术为沾化冬枣在我国南方的推广提供了成功示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珍贵用材树种大花序桉的引种造林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花序桉实生苗造林易感染立枯病,成活率较低,生长迅速,林木分化大。提出大花序桉高效栽培技术要点:选择耐寒优良种源适时播种,使用9 cm×12 cm以上较大规格的营养袋育苗,适度控制苗床水培育壮苗;初植密植222 0株/hm~2,造林后及时补植;加强抚育管理,控制林分合理保存密度主伐时在500~600株/hm~2,生长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翠冠梨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省力化方向发展,实现翠冠梨可持续发展,介绍了翠冠梨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以有效解决苏州市吴江区翠冠梨生产效率低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玉米密植品种是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密植品种与稀植品种对比试验,用科学数据对玉米密植品种优劣势进行对比,得出密植品种产量比稀植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等优势和需要种子量较大、秋收时人工收获费工费时等劣势。最后总结出在吉林省双辽市,玉米密植品种应大力推广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7.
苹果的幼树整形,对于保证苹果树整个生长周期内的稳产优质,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但笔者发现,很多果树生产者技术应用不当,虽然也是按照最先进的生产模式进行宽行密植,并试图通过拉枝、抹芽等技术培养细长纺锤形、主干形等,但在具体应用上问题不少,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侯梁宇  王克如  韩冬生  李少昆 《玉米科学》2020,28(1):132-136,141
从种植品种、种植密度与种植方式、机械化作业和收储烘干等环节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1团场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进行调研。分析表明,71团场位于西北灌溉玉米区,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统一作业管理,以密植增产为基础、子粒收获为核心、绿色防控与秸秆还田为保障构建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实现了高产和高效的协同提高与绿色可持续生产。经农业农村部专家指导组田间测产验收,2012年、2014年和2017年连续创造16701 kg/hm^2、18414 kg/hm^2和18447 kg/hm^2的全国玉米大面积(700 hm^2)高产纪录,净利润在15000元/hm^2以上,为现代玉米生产树立了成功的模式和样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春玉米密植群体优化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特征,并探索其对冠层生产的调控机制及对产量提高的贡献。【方法】以耐密高产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105 000 株/hm2种植密度,采用深松(S)、宽窄行(W)及化控(C)的组合,形成4种根-冠优化栽培模式:(1)传统模式(旋耕20 cm,60 cm等行距,RU),(2)耕层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60 cm等行距,SU),(3)冠层优化模式(传统旋耕20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RWC),(4)综合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SWC)。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冠层大田切片(垂直)、群体光分布、光合性能、蔗糖合成酶活性及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相较于常规栽培模式(RU),耕层优化模式(SU)的玉米冠层叶片干物质增加,冠层优化模式(RWC,SWC)下密植群体株高和穗位高降低30 cm以上,但群体整齐度下降明显;RWC和SWC处理,叶片垂直分布似“纺锤型”更为均匀,垂直高度180—240 cm的光能截获相比传统模式显著降低8%—37%,而穗位以下(120—180 cm)相比传统模式提高44%—129%;RU和SU处理呈现“漏斗型”株型特征,叶片集中分布在冠层顶部。根-冠协同优化可改良高密玉米群体冠层垂直结构,显著提高穗位及穗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穗位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维持生育后期冠层叶片的生理活性,延长干物质活跃积累期10 d以上。【结论】综合优化模式(SWC)改变冠层干物质空间分布,增加了密植群体中下部光能截获和光合碳代谢能力,促进了花后冠层物质生产及籽粒灌浆,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0.
梁河县发展优势高原特色茶叶产业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期,云南梁河县农业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该县发展优势高原特色茶叶产业情况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茶叶种植历史情况1941年,梁河县大厂青年农民孙朝钦等人到内地参观茶叶种植,带回茶种到回龙寨种植2亩茶园,1945年原大厂设制局局长封伟德再次组织人员从双江引进云南有性系大叶良种勐库种,在大厂回龙寨种植8亩茶园,从此,创建了梁河县境内的第一片茶园,并成了德宏州境内最早的丛栽密植茶园及后来全州茶产业发展的起始母本茶园。当时,封伟德还发表了《梁河设制局为禁绝鸦片种茶林告民众书》,从而揭开了梁河"禁烟种茶"的历史始篇。如今的大厂乡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