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9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123篇
  102篇
综合类   413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垄作沟灌方式下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节水效应的影响,通过设置4种秸秆覆盖量(M0:0、M1:1500 kg/hm2、M2:4500 kg/hm2、M3:7500 kg/hm2)和4种水分控制下限(I1:55%FC、I2:60%FC、I3:70%FC和I4:80%FC)进行垄作沟灌夏玉米种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和水分控制下限条件对垄作沟灌夏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夏玉米株高随水分控制下限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分下限相同时,秸秆覆盖为4500 kg/hm2和7500 kg/hm2能显著提高夏玉米株高.水分控制下限60%FC~80%FC时,秸秆覆盖量为4500 kg/km2时夏玉米叶面积达到最大,其叶面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一定水分下限范围内,秸秆覆盖量越大,越有利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秸秆覆盖量相同时,夏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量随水分控制下限的提高而增大.由水分控制下限55%FC到60%FC、70%FC以及80%FC,夏玉米全生育期内耗水量平均涨幅分别为5.06%、11.45%及23.48%.水分、秸秆覆盖以及其耦合处理对夏玉米产量、WUE和PUE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水分控制下限为70%FC处理、秸秆覆盖量4500 kg/hm2时,夏玉米的产量(6922.54 kg/hm2)、WUE(2.09 kg/m3)和PUE(5.48 kg/m3)均最高,即I3M3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2.
3.
通渭县马铃薯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选地施肥、起垄覆膜、种薯选择及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通渭县马铃薯黑色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以期为旱作农业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斜坡垄作是东北黑土区最普遍的垄作方式之一,但当前关于斜坡垄作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鲜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基于室内模拟试验,设计2个降雨强度(50和100 mm/h)以及2种垄作方式(斜坡垄作和顺坡垄作),分析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斜坡垄作与顺坡垄作坡面土壤侵蚀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50和100 mm/h降雨强度下,斜坡垄作断垄前坡面侵蚀速率分别是顺坡垄作的0.46%和0.35%;但在45 min的降雨过程中,由于斜坡垄作发生断垄现象,造成50和100 mm/h两种降雨强度下斜坡垄作坡面侵蚀速率分别是顺坡垄作的1.24和1.03倍。(2)斜坡垄作径流强度和侵蚀速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均从断垄开始发生突变。在50和100 mm/h降雨强度下,随着降雨历时的变化斜坡垄作断垄前的径流强度和侵蚀速率值均低于顺坡垄作,其平均径流强度分别为顺坡垄作的8.42%和3.75%、平均侵蚀速率分别为顺坡垄作的0.46%和0.35%,但斜坡垄作断垄后坡面径流和侵蚀速率明显增大,其平均径流强度分别为顺坡垄作的1.33和1.47倍、平均侵蚀速率分别是顺坡垄作的2.03和1.62倍。(3)在50和100 mm/h降雨强度下,斜坡垄作断垄前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而断垄后两者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P>0.05);而顺坡垄作在两种降雨强度下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4)在两种降雨强度下斜坡垄作坡面90%以上的径流泥沙均来自断垄后。因此,提高垄丘稳定性和防止断垄现象发生,是减少斜坡垄作坡面土壤侵蚀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庄浪县通化镇韩湾村进行了旱地冬小麦黑膜微垄穴播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播期9月29日,适播期9月26日—10月1日,较当地露地最佳播期晚7 d左右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6.
4个甘蓝品种在镇原县地膜垄作栽培条件下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地膜覆盖垄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4个甘蓝新品种与本地常栽品种中甘15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甘21外观表现良好,结球紧实不易裂,综合表现性状良好,折合产量最高,为98 550 kg/hm~2,可作为镇原县甘蓝主栽品种推广。从品种搭配考虑,为防止种植品种单一、老化,可将兰州包、帝王绿可作为轮换品种,中甘15虽然产量高,但在本地种植时间长,品种退化严重,应逐渐减少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定西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全膜垄作侧播模式下甘引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等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的营养品质性状差异,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各品种的营养品质,以期为甘肃马铃薯主产区优质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模式下,9个马铃薯品种综合营养品质顺序依次是甘引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  相似文献   
8.
覆膜、沟垄作对旱作农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叠加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玉米(Zea mays L.)种植中覆膜、沟垄作的增产作用和水分利用特征,布设大田定位试验,包括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半覆膜平作和不覆膜平作4个处理。结果发现,连续3个平水年中,全膜沟垄作集成了全覆膜与沟垄作的优点,产生明显的叠加效应,较半膜平作分别增产2282.9、2460.2和2765.5 kg hm~(–2),增产率为32.3%、49.8%和46.5%。其中,全覆膜的贡献分别为59.3%、90.3%和20.9%,沟垄作的贡献分别为40.7%、9.7%和79.1%。叠加效应中全覆膜与沟垄作对产量的贡献呈此消彼长态势,连作前两年,全覆膜的作用大于沟垄作,连作第3年,沟垄作的作用大于全覆膜。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全膜沟垄作较半膜平作的增幅为10.6%~25.2%。在同等降水条件下,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处理播前土壤贮水量较不覆膜平作增幅分别达6.3%~15.1%和3.5%~11.5%。收获期土壤贮水量明显低于不覆膜平作,降幅达6.0%~12.9%和4.7%~7.5%。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土壤贮水量呈递减趋势,连作第2、第3年收获期全覆膜沟垄作、全覆膜平作较连作开始土壤贮水量分别降低37.1%、44.0%和35.5%、40.9%,连作第2年全覆膜沟垄作在50~200 cm出现干燥化现象,第3年各处理30~200 cm土层均出现干燥化现象。综上所述,全覆膜沟垄作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但其较高的产量以高耗水为代价,在连续低降水条件下,3年玉米连作会导致土壤干燥化,存在生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9.
以4个油橄榄品种佛奥、豆果、鄂植和科拉蒂为参试品种,比较了高厢垄作与未高厢垄作种植方法对油橄榄根系、树高、冠幅、灌溉频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高厢垄作种植方法,根系数量增加了2.5倍以上;树高、冠幅和单株产量均增加了50%以上,且随着树龄增加,单株产量增幅越大;在冬春干旱季节期间的灌溉次数减少2倍以上,而单株产量却增加50%以上。因此,高厢垄作种植方法适合在夏季多雨、冬春季少雨、土层较浅的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水稻垄作栽培和稻鱼鸡共生模式的结合对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总结前人垄作栽培、稻鱼和稻鸡共生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垄作栽培养鸡养鱼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垄作栽培(CK)、水稻垄作养鱼(RF)、水稻垄作养鸡(RC)和水稻垄作养鸡养鱼(RFC)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垄作稻鱼鸡共生模式下的水稻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形成。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2年中RFC和RC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能够维持稳定,平均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RF处理水稻产量、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降幅分别为29.98%、19.70%、484%、3.99%和5.74%,且均达到显著性水平。2年中RFC、RC处理的茎、叶和穗的干物质平均积累量与CK处理整体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较RF处理均显著增加。RFC、RC和CK处理水稻茎和叶在齐穗前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RF处理,平均增幅分别为56.23%、50.66%和54.15%,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的降幅慢于RF处理,并且维持叶面积指数在较高水平,平均增幅为41.38%、38.35%和38.23%。2年中RFC、RC和CK处理较RF处理均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其中群体生长速率增幅分别为77.94%、70.29%和7669%,净同化率为40.07%、39.47%和38.87%,光合势为38.39%、35.49%和35.94%,进而为稻穗积累更多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综上可知,垄作稻鱼鸡共生和垄作稻鸡共生利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速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的提高,进而保证水稻产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