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我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环境政策评估的一般模式,从政策目标、政策实施状况、政策手段、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进行了初步的评估.评估认为我国化肥投入面源污染控制政策各层次目标存在不一致性并缺少关联性,政策实施效果并不明显,部分政策对污染控制甚至起着相反的作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有机质提升支持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和对化肥生产企业的税收与补贴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化肥污染的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肥在促进粮食增产的同时,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文中以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垦区为例,应用灰水足迹方法,对基于化肥污染造成的粮食生产灰水足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产量与灰水足迹、化肥施用量与灰水足迹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0.975;水稻生产对灰水足迹的贡献率为56%,所占比重最大,水稻高产地区同时也是高污染地区,并通过国际、国内比较,指出黑龙江垦区降低灰水足迹的空间,为"绿色垦区"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陲,汉江上游北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重点水源保护区。境内有汉江、金钱河、天河等大小河流溪河1557条,纵横交错,据2005年统计,全县共有18个乡镇(场区),286个村,13·89万户,51·16万人,县域总面积3 509 km2,其中耕地面积2·43万hm2(旱地2·11万hm2,水田0·32万hm2)。郧西县属于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经济贫困的县。据调查,鄂西北山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或过量施用化学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的污染,城镇乡村居民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卫生杀虫剂,人畜粪便… 相似文献
4.
李自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5):207-2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流失,畜禽和水产养殖业污染,水土流失,作物秸秆大量废弃以及农膜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负面影响。本文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从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农业管理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措施,以期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结构与面源污染的关系入手,分析大伙房水库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及其变化过程,特别是农业景观结构变化对面源污染发生发展的累积生态效应影响。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随着农业景观面积的增加,相应的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大,造成面源污染加重;农业景观大多分布在河流的两侧,高差较大,这样极其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把土壤及其土壤中的有机物带入水库,加深面源污染的程度;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如种植业向畜禽养殖业的转变对流域面源污染影响加大。 相似文献
6.
在2008年5月对艾比湖流域地表水进行了系统采集,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水体中各形态氮磷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艾比湖流域水体中主要的氮素形式是NO3--N,各条河流中以博尔塔拉河NO3--N(0.433 mg/L)和TN(3.545 mg/L)含量最高,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博尔塔拉河受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河流的主要原因。奎屯河、精河中NH4+-N(0.251 mg/L,0.249 mg/L)的含量在流域内较高,反应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两条河流中起主导作用。艾比湖流域各断面上的TP,TN浓度均较高,博尔塔拉河的TN含量超过Ⅴ类水质标准。整个艾比湖流域TP,TN的含量基本达到了富营养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控制与保护已成为区域农业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西海固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有化肥、农药、地膜、土壤侵蚀、牲畜禽粪便污染、有污染的灌溉水源与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固体废弃物等,并对西海固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基于农业生态环境面源污染具有污染发生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提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