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3篇
  9篇
综合类   4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存在灌水定额大、深层渗漏严重、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实用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2.
涌泉根灌对山地梨枣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灌水定额下涌泉根灌对山地梨枣树生理指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山地梨枣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8年生梨枣树为对象,采用涌泉根灌方式,设33,132,264 m3/hm2 3个灌水定额处理,同时在相同灌水定额下,以滴灌、管灌为对照,比较各灌水定额下不同灌水方式对梨枣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与滴灌和管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维持甚至促进枣吊的生长,同时可以维持或者减少枣树的新梢生长量和落果率。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新梢生长量、枣吊和梨枣落果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因灌水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供试3个灌水定额条件下,枣树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表现为涌泉根灌和滴灌较管灌显著提高。不论采用何种灌水方式,随灌水定额的增加,枣树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均不再持续增加,但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减小。【结论】涌泉根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肥液(KNO3溶液)室内入渗试验,模拟研究了地下水位埋深150 cm条件下灌水定额对波涌灌溉土壤间歇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平均入渗速度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减小;灌水定额越大平均周期减渗率越大;土壤含水率增幅随灌水定额的增加而增大;灌水定额越大,土壤水分向下运移越深,进入地下水中的水量越多,越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灌溉不但不会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还能使巳盐渍化的土壤脱盐。为了防止土壤次生  相似文献   
5.
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通过与大水漫灌对比试验的效益分析,万亩喷灌节水灌溉技术比大水漫灌增加粮食产量464-2 万kg,增收466-58 万元,节水135 万m3 ,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涌泉根灌灌水方式对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8 a生枣树,设涌泉根灌、滴灌、管灌3种方式和每株灌水20、80、160 L 3个灌水定额,测定了红枣的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质量分数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涌泉根灌和滴灌在不影响红枣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含水率的情况下,灌水定额每株80 L较20 L、160 L提高红枣维生素C质量分数。灌水定额每株80 L时,涌泉根灌和滴灌较管灌显著提高红枣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但对其他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灌水定额相同时,与管灌相比,涌泉根灌与滴灌显著提高红枣产量。在涌泉根灌和滴灌条件下,随灌水定额增加,初期产量增大,从每株80 L到160 L产量有降低趋势。表明涌泉根灌在不影响红枣品质的前提下,与滴灌的增产效果相近,是一种可行的灌水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基于土壤湿润体特征值的无压灌溉灌水定额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无压灌溉土壤湿润体形状为球冠的特点及湿润体内含水率分布规律,推导出了湿润体特征值模型.该模型表明湿润体特征值仅是灌溉水量的函数,因此可以用该模型计算无压灌溉灌水定额.通过微灌灌水定额计算方程和湿润体特征值模型的比较和联立求解,分别推导出了当湿润体半径(即根据作物根系分布规律来确定湿润体半径大小)为已知条件和湿润比为已知条件时的灌水定额计算方程,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通过求湿润体内平均含水率的方法,解决了大田试验中用张力计监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从而实现适时精确灌水时张力计具体埋设位置的问题.结果表明,与微灌灌水定额计算方法相比,基于土壤湿润体特征值的灌水定额模型简单,操作性强,误差小,且同时扩大了微灌灌水定额计算方法在无压灌溉技术中的推广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9.
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马铃薯适宜的灌溉制度及施钾方案。于2021年03—06月在山东省日照市进行灌水定额和施钾量对膜下滴灌马铃薯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影响的试验,设置3个灌水定额W1(5 mm)、W2(10 mm)、W3(块茎膨大期前5 mm,膨大期后20 mm)和4个施钾(K2O)水平K1(180 kg/hm2)、K2(260 kg/hm2)、K3(340 kg/hm2)、K4(420 kg/hm2),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表明:1)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耗水量增加,W3处理比W1和W2显著增加23.66%和16.05%。同一灌水定额下,增施钾肥有增加耗水量的趋势(除W3K2外)。2)生育期内马铃薯钾素累积量呈“S”型变化,块茎膨大期前滴灌灌水定额小于10 mm、适量增施钾肥均有利于马铃薯钾素累积。在K4施钾量下,W3处理马铃薯钾素累积最多,与W1和W2相比,钾素利用效率提高17.74%和19.48%,钾素吸收效率没有显著差异,均接近40%。3)同一灌水定额下,马铃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在K3处理下获得最大值,K3处理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32 983.2 kg/hm2和110.3 kg/(hm2·mm),比K1、K2、K4处理分别提高9.53%、5.88%、13.16%和5.91%、3.15%、15.90%。4)同一施钾量下,马铃薯产量和钾肥偏生产力均在W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除W1K1外),W3处理下平均产量和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2 294.0和118.1 kg/kg,比W1和W2处理分别提高5.84%、4.02%和8.58%、8.70%。综合考虑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马铃薯较为适宜的灌水定额为块茎膨大期前5 mm,膨大期后20 mm,钾肥施用量为340 kg/hm2。  相似文献   
10.
<正>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亩产干草467~1 670 kg,草质佳,蛋白质含量16%~20%,被誉为"牧草之王"。土地准备苜蓿忌酸、强碱、重盐、黏重和积水的土壤。苜蓿种子小,对整地要求比较严格。宜深耕、细耙、耱平和压实,翻深为30~35 cm。水肥管理1.灌溉(1)灌水定额。即全年灌溉量,苜蓿的最大灌水定额通常为40立方米/亩~60立方米/亩。(2)灌水时期。北方春旱普遍,第1茬为重点灌溉期。寒冷地区土壤水分对苜蓿越冬十分重要,结冻之前须进行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