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用不同浓度的 Na Cl溶液及相同浓度不同比例、不同盐分的混合溶液处理玉米 ,实验结果表明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Na Cl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混合不同盐分有一定的减轻 Na Cl对玉米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 ,对地上部分生长的抑制程度大于对根生长的抑制。不同的单盐处理均出现单盐毒害现象 ,不同价数的阴离子之间的拮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土壤干旱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盆栽试验对不同土壤干旱下冬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幼苗株高、叶面积、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总生物量、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率均随土壤水分的减少而呈降低趋势;根冠比、叶片水分饱和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MDA含量以及叶片SOD、POD活性均呈增加趋势。这说明,在干旱胁迫下,冬小麦幼苗一方面通过改变生物量分配策略,较多地提高根比重,以利于根系吸水增加抗旱性;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叶片的生理特性以提高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表明,低浓度矮壮素(≤10.0g/kg)处理提高了小偃22和陕229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及根的干重,高浓度(>50.0g/kg)处理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陕229相比,小偃22对矮壮素较敏感,更容易受高浓度矮壮素的危害。土培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提高了小偃22和小偃6号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了小麦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的累积。用矮壮素浸种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小麦品种及水分供应水平有关。正常水分下,小偃2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小偃6号,水分胁迫时则反之,且水分胁迫下,矮壮素2.0g/kg浸种小偃6号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明显。两试验均以矮壮素浓度2.0g/kg浸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低能N+离子注入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研究了其幼苗生长,氨基酸和粗蛋白等营养成分对不同剂量N注入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N 离子注入影响着紫花苜蓿的发芽率、根长、百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剂量在0~2.08×1016/cm2范围内,其发芽率、根长、氨基酸和各种营养成分随剂量的增大而具有正效应;剂量在0~1.04×1016/cm2范围内,其百株干重、粗蛋白含量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叶绿素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剂量为6.76×1016/cm2时,有一突变株。 相似文献
5.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渗透势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观察油菜种子的萌发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不同程度降低了油菜种子的萌发速率和出苗速率,-0.5~-1.0 MPa处理的最终发芽率随着渗透势的降低而显著降低,较对照降低了3.9%~86.9%,在-0.6~-1.0 MPa渗透势范围内不能成苗.试验7 d后将不同胁迫条件下未萌发的种子转入蒸馏水后均迅速萌发,第8天发芽率达到97.3%~98.3%,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降低了种子活力,随着渗透势的降低,种子的平均发芽天数增长0.1~1.5 d,发芽指数降低了2.9%~96.45%,幼苗活力指数(-0.1~-0.5 MPa)降低了5.0%~23.8%.干旱胁迫同时降低茎长和根长,但茎长的降低幅度明显大干根长,根/茎比值表现较强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室内沙培法,测定了3种种衣剂对山农饲玉7号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吡虫啉·戊唑醇(5%+0.4%)种衣剂(药种比为1:100)处理山农饲玉7号后,幼苗期株高、初生根长和鲜重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8 cm、2.44 cm和0.17 g,比毒死蜱·戊唑醇·福美双(5%+0.3%+15%)种衣剂作用明显,克百威·福美双·三唑酮(7%+7%+1%)种衣剂对其则有抑制作用.离体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戊唑醇种衣剂处理使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抗病性相关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提高了47.1%和100.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分别提高了59.5%和58.6%,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54.0%和26.2%,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表明:5.4%吡·戊种衣剂在试验剂量下能够显著提高山农饲玉7号幼苗期多种抗逆防病相关酶活性,对幼苗生长促进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沸水浴、离心、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BC-4-2-2-1菌丝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激活蛋白,命名为PEBC2,经SDS-PAGE银染显示呈单一条带,相对分子量约为14kD。该激活蛋白能显著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增强小麦的抗旱性和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经激活蛋白处理后小麦发芽率从75.00%提高到98.33%,处理7、9、11天时株高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7.07%、23.05% 和17.19%,幼苗抗旱综合系数从36.53提高到57.45;该激活蛋白对番茄灰霉病的诱抗效果达60.09%。 相似文献
8.
采用琼脂床法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五氟磺草胺对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五氟磺草胺敏感性较高的水稻品种有加育253、加昆1号、秀水0209、加绍二号、B优827等,抑制根长的IC50值在1.65×10-2~4.48×10-2mg/L之间;敏感性较低的品种有两优培等。敏感性高与敏感性低者IC50值相差44倍,IC10值相差51倍,总体上粳稻品种较为敏感,而多数杂交稻品种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在较低温度下水稻对五氟磺草胺更为敏感,15℃时五氟磺草胺对株高与根长的IC50值分别为6.74×10-2与1.58×10-2mg/L,在20、25、30、35℃条件下对根长的IC50值分别是15℃时的1.1、2.2、4.0、7.2倍。在水稻立针期用药液浸根处理后5d,浓度大于0.10mg/L的处理株高均明显受到抑制。在水稻幼苗2叶期时用五氟磺草胺茎叶喷雾处理后15d,用药量(有效成分)超过30g/hm2者水稻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胁迫下赤霉素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50 mg/g 的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后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0、40、80、120 mg/g)胁迫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0 mg/g的聚乙二醇胁迫对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有促进作用,120 mg/g的聚乙二醇明显抑制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胁迫明显降低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用50 mg/g GA3浸种后明显增加聚乙二醇胁迫下番茄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用50 m g/g GA3浸种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新海16号、新海20号、新海24号、新海25号、新海28号、新海34号和新海35号等7个海岛棉品种在盐胁迫(0.6%NaCl)下幼苗生长情况、光合特性等,为海岛棉栽培管理及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6%NaCl盐胁迫下,种子出苗率、株高、鲜重、干重、第一片真叶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有所下降;而植株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SS)、可溶性蛋白质(SP)和丙二醛含量(MDA)均增加。同等盐胁迫条件下,新海24号、新海34号、28新海号、新海35号与其余3个品种相比,具有较低的植株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均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本研究发现,0.6%NaCl盐胁迫对海岛棉种子出苗影响较小,对幼苗株高、鲜重、干重和植株含水量影响较大。海岛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气孔限制因素所引起的。海岛棉品种在0.6%NaCl盐胁迫下基本上都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但对新海20号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