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7篇 |
免费 | 32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篇 |
农学 | 124篇 |
基础科学 | 16篇 |
82篇 | |
综合类 | 516篇 |
农作物 | 171篇 |
畜牧兽医 | 20篇 |
园艺 | 16篇 |
植物保护 | 2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61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稀土对大豆荚果干物质及籽粒中氮积累量的动态影响规律,揭示其与产量形成的内在关系,以东北典型不同品质类型的大豆东农42(高蛋白型)、东农47(高油脂性型)和东农52(兼用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种植,在苗期和初花期分别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LaCl_3、CeCl_3和LaCl_3+CeCl_3溶液,测定大豆初荚至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初荚后20~40 d为干物质和氮素积累的主要时期,40 d后积累速度减缓,呈现慢快慢的增长趋势。适宜浓度的稀土溶液可以提高大豆干物质和氮积累总量及最终产量,且稀土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因大豆品质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东农42在60 mg·L~(-1)CeCl_3处理下干物质、氮积累总量和产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22.66%、38.41%和39.48%。东农47在30 mg·L~(-1)CeCl_3处理下3个指标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18.71%、31.62%和29.62%。东农52在30 mg·L~(-1)CeCl_3处理下3个指标均最高,其中氮积累总量较对照显著增加13.10%,干物质和产量分别增加6.80%和4.20%,但差异不显著。由此看来,稀土铈的处理效果最佳,且对高蛋白大豆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水稻抽穗期基因qHY-8在不同品种中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机制,将来自供体亲本Lemont的qHY-8所在染色体片段导入受体亲本特青、粤泰B及绵恢725中分别考察其生长发育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干物质积累特性.结果表明,qHY-8目标区段导入特青和粤泰B背景后播始期(播种至始穗时间)及生育期延长,株高、穗长及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并且颖花数的增加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而绵恢725背景下虽然也表现出生育期延迟,但是干物质积累没有差异,而结实率的降低导致产量下降,因此qHY-8在特定水稻品种中可以提高产量,但将其应用于育种时要考虑它在不同受体品种中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3.
4.
该研究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夏伐式修剪、多年生试验桑园桑树主要生长发育指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钾肥能促进桑树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干物质含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氮肥、磷肥、钾肥对单株产叶量的影响表现分别为N2>N3>N1>N0、P2>P1>P3>P0、K2>K1>K3>K0。桑叶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694.36kg/hm2N、198.15kg/hm2P、274.26kg/hm2K,最大值为8045.04kg/hm2;枝条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施肥量为1000.05kg/hm2N、242.04kg/hm2P、218.01kg/hm2K,最大值为5969.05kg/hm2;春季新稍干物质积累量的推荐施肥量为883.76kg/hm2N、204.48kg/hm2P、426.59kg/hm2K,最大值1410.24kg/hm2。该研究可为四川丘陵蚕区优质桑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对烤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为黑龙江重茬栽培烤烟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在肇州县永胜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B1,常规施肥B2,有机肥B3,有机肥+饼肥处理B4,所有处理氮、P2O5、K2O用量分别为52.50、78.75、105.00 kg.hm-2,3次重复。结果表明:根系、茎内B4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比B2处理提高33.85%、17.51%,B3处理分别提高15.30%、10.19%;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B4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达到1 061.17、865.73、601.58 kg.hm-2,显著高于B2处理;B3处理下部叶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B2处理,中部叶、上部叶与B2之间无显著差异;B4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在下部叶中的分配,B2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在中部叶中的分配。综合分析认为B4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浙江省新昌县研究了香料烟生长发育过程中干物质和主要养分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Sam-sun’品种叶和茎、‘Canik’品种叶片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均在移栽后35~65 d,而‘Canik’品种茎干物质积累高峰期在移栽后35~80 d;‘Samsun’品种干物质在叶和茎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2.18%和53.98%,‘Canik’品种干物质在叶和茎中的分配比例分别在24.74%和58.78%。‘Samsun’对N,K,S和‘Canik’对N,P,K,Ca,Mg的吸收高峰在移栽后的35~65 d,‘Samsun’对P,Ca,Mg,Cl以及‘Canik’对S,Cl的吸收高峰在移栽后的35~80 d;整个生育期‘Samsun’对7种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量表现为K>Ca>N>S>Cl>Mg>P,‘Canik’表现为K>N>Ca>S>Cl>Mg>P;‘Samsun’品种对K,P,Ca,Mg,S的积累量高于‘Canik’,而对N,Cl的积累量低于‘Canik’。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秋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规律.[方法]以西成薯007和泉薯9号为试验材料,对秋甘薯干物质积累过程及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随着生长的推进秋甘薯植株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干物率缓慢上升,T/R比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徒长较严重;主要的干物质接收器官大中薯在植后42 ~56 d形成,之后随着薯块的生长大中薯率直线上升;泉薯9号的LAI在整个生长内变化较为平稳,栽插42d后西成薯007的有效光合叶面积呈直线上升,到98 d收获时仍大于9.叶干物质分配率在生长期内呈直线下降,到收获时只占总干物质重的10%;柄干物质分配在生长期内保持在10%左右;茎所分配的干物质从28 d的40%逐渐下降到收获时的20%以下,而块根在28 d出现后其干物质分配呈直线上升,到收获时达到总干重的60%.叶片叶绿素含量在生长期内缓慢下降;甘薯正常生长时,叶片的SOD、POD、CAT等酶的协同变化将MDA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同化作用的持续进行.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在甘薯植株受到低温胁迫时急剧上升,在后期持续低温时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细胞渗透压,最大限度地保证植株不受冷害;块根淀粉含量在栽后28 d形成后即直线上升.在秋甘薯生长的中后期,决根的GA、ABA和IAA含量均较叶片低,植株体内的GA含量栽插56 d后随着植株的衰老逐渐降低.在秋甘薯生长后期ABA含量迅速增加,进一步加快了植株衰老,而LAA含量在这一时期迅速增加应是延缓植株衰老.[结论]该研究对一季薯干倍增技术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