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发芽和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150mmol/LNaCl处理对小偃6号和NR9405发芽的抑制作用较小,50、100mmol/LNaCl处理对陕229和RB6的发芽有一定促进作用;150~200mmol/L的盐浓度可能是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临界浓度。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下降,且活力指数对盐害反应最为敏感。盐胁迫抑制小麦发芽期间芽和根生长,且在低盐浓度(50mmol/L)下根受抑制敏感程度大于芽;盐浓度上升则相反。小麦根数在低盐浓度(50mmol/L)下增加,高盐浓度(>150mmol/L)下减少。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出苗延迟,出苗率下降。不同基因型小麦发芽过程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小麦种子耐盐性存在基因型差异,4个冬小麦品种中,小偃6号种子耐盐性相对较好,NR9405次之。陕229和RB6耐盐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土壤底墒与苗期灌溉量对玉米出苗和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进行了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对玉米出苗和苗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研究,分别建立了苗期株高、总干重与土壤底墒、灌溉量关系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底墒显著影响玉米出苗率,玉米出苗率最高时的壤土和沙土底墒分别为20.6%和13.6%;土壤底墒和苗期灌溉量的交互作用对株高和单株干物质重量具有相互协同效应和替代效应;玉米苗期株高和总干重最大时的壤土底墒均为15.1%,最佳灌溉量分别为86.7 mm和91.7 mm;玉米苗期株高和总干重最大时的沙土底墒分别为12%和13%,最佳灌溉量均为76 mm。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初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在自然条件下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并采用盆栽法、纸碟砂培法,对土层深度与水分含量对出苗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3月中、下旬到10月上、中旬都能发生,其中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高气温在20℃左右为草籽出苗起始阶段。4月上旬到5月中旬末,日平均气温在18℃左右,最高气温在30℃左右为最佳出苗期。极端气温低于10℃,高于35℃,加拿大一枝黄花基本不出苗,处于休眠期。近地表草籽出苗率最高,土深超过2cm的草籽一般不出苗。含水量过低或过高对草籽的发芽率都不利,含水量在25%左右其发芽率最高,达48.67%。 相似文献
4.
脱硫石膏施用时期和深度对改良碱化土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宁夏西大滩碱化土壤,以油葵为供试作物,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石膏施用时期和施用深度不同,对改良土壤碱性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效果不同.秋季施用较春季施用油葵出苗率提高38.0%,产量提高39.0%;深施(25 cm)脱硫石膏较浅施(10 cm)油葵出苗率提高6.3%,产量提高6.0%.秋季深施较秋季浅施、春季深施、春季浅施油葵出苗率分别提高12.0%、25.6%、21.5%,产量分别提高14.4%、32.7%、29.9%,表明秋季深施较秋季浅施、春季深施及春季浅施对促进油葵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不同覆盖材料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玉米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玉米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对沟内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液体地膜及秸秆的耕层土壤温度及玉米出苗状况进行了观测.两年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在5~25 cm耕层平均温度比不覆盖分别增加2.51℃~3.77℃和1.30℃~2.19℃,液体地膜覆盖与对照差异很小,增温值为0.13℃~0.56℃,而秸秆覆盖与不覆盖相比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其5~25 cm土层温度比对照降低1.25℃~2.19℃.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分别使玉米提前4 d和3 d出苗,秸秆覆盖使出苗期推迟2 d,液体地膜覆盖与对照的出苗期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几种苗前除草剂单用或混用对苜蓿础苗和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叶龄苜蓿对苗后除草剂的反应及添加助剂对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在60-120g/hm^2剂量下,于苗前施用,对苜蓿出苗和幼苗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咪唑乙烟酸(30g/hm^2)与二甲戊灵(495g/hm^2)混用,对苜蓿的药害显著降低。苗后施用除草剂对苜蓿的安全性与叶龄密切相关,咪唑乙烟酸以30-60g/hm^2剂量在苜蓿3叶期施用,对苜蓿安全;在120g/hm^2用量下,对5叶期的苜蓿无明显药害。乳氟禾草灵(130-260g/hm^2)和丙炔氟草胺(75-150g/hm^2)无论是3叶期还是5叶期施用。对苜蓿幼苗都有严重的药害。与咪唑乙烟酸单用时比较,药液中添加1.0mL/L的平平加-15和AM-100及5.0mL/L的SDP,对苜蓿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膜覆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在河套灌区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性,同时筛选出适宜灌区玉米种植的地膜覆盖类型。试验设置普通地膜、生物地膜、液态地膜和不覆膜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对玉米出苗率、生长状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地膜覆盖条件下各指标与普通地膜覆盖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出苗率平均较液态地膜和不覆膜处理高7.65%和8.24%,差异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物地膜覆盖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高于液态地膜和不覆膜处理(P<0.05),且在玉米生育前、中期差异性更为显著。生物地膜覆盖玉米产量平均较液态地膜和不覆膜处理高12.63%和14.69%,水分利用效率高13.55%和20.47%,差异性显著(P<0.05)。综合分析,河套灌区春玉米种植适宜采用生物地膜覆盖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皖西南直播棉田杂草群落出苗模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定点定时调查法,于2010-2012年对棉田杂草种类、数量及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物种多样性,并以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直播棉田杂草群落出苗数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皖西南棉区直播棉田杂草种类有13科24种.棉田杂草出苗有2次高峰,分别在5-6月和8-9月.棉田杂草群落多样性指数年度间变化较一致,但物种丰富度变化较大.周积温、周最高积温和周最低积温是影响皖西南直播棉田杂草群落出苗数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另外还受降水量影响.5-6月的杂草出苗高峰期是棉田杂草重点防治时期;相对占优势的杂草有牛筋草、千金子、旱稗、通泉草和马齿苋,是棉田杂草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9.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出苗适宜墒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质地土壤、不同底墒(即初始含水量,下同)、不同底墒增加量下玉米的出苗率,分别就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种质地给出了底墒、底墒增加量和出苗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并通过方程计算得出三种质地土壤在不同底墒的条件下,达到80%的出苗率所需的底墒增加量。 相似文献
10.
25%咪鲜胺乳油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EC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效。秧田调查,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能有效地控制恶苗病的发生,防效在90%以上;本田期调查,水稻种子经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后控病效果在85%以上,显著优于常规药剂浸种灵,防治水稻恶苗病的优良农药品种之一。25%咪鲜胺EC2000—4000倍液浸种对水稻出苗率和成秧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