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92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林业   2184篇
农学   1225篇
基础科学   1736篇
  632篇
综合类   13665篇
农作物   871篇
水产渔业   2857篇
畜牧兽医   8967篇
园艺   3566篇
植物保护   1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1433篇
  2013年   1472篇
  2012年   1991篇
  2011年   2113篇
  2010年   2301篇
  2009年   2735篇
  2008年   2970篇
  2007年   2797篇
  2006年   3159篇
  2005年   2790篇
  2004年   1734篇
  2003年   1446篇
  2002年   1057篇
  2001年   1248篇
  2000年   575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367篇
  1996年   336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养殖业具有了更大养殖规模和更加规范的养殖规范化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的发展动物的防疫机制,能够保证动物养殖的存活率,降低动物得病率,提高动物养殖的经济效益。提高动物养殖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动物良种;二、饲料配置;三、规范管理。把动物养殖在相同的环境下,动物存活率的提高应该把重点放在疾病预防上,对于疾病要做到预防优先于治疗,只有从一开始阻断疾病的传播,才是最小的损失。要规范化动物防疫流程,健全动物防疫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方可有效提高动物免疫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对畜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县规模猪场大量涌现,2016年以后新增规模猪场十几家。但是,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母猪产仔率日渐降低,母猪利用年限缩短,淘汰率越来越高。鉴于以上情况,笔者通过对巨鹿县华康牧业有限公司、巨鹿县瑞兴养猪场、巨鹿县吉隆昌养猪场、巨鹿县润泽田养殖有限公司、巨鹿县永新养猪场、巨鹿县民富养猪场、巨鹿县牧兴养猪场、昊森养猪场等一批规模猪场的调查研究,全面分析问题、细致梳理、认真归纳影响母猪产仔率的因素,笔者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人工授精技术对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的影响,从而提高巨鹿县养猪行业经济效益,更好服务广大猪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调查了养分专家系统 (Nutrient Expert, NE) 推荐施肥在西北旱地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明确该方法在西北旱地小麦推荐施肥中的可行性。   【方法】   在陕西渭北旱塬两年共布置15个田间试验,所有试验均设置两个处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 (NE) 和农户习惯施肥 (FP)。在小麦成熟期采集小麦样品和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调查分析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经济效益和肥料偏生产力。   【结果】   NE推荐的N施用量平均为158 kg/hm2,较FP处理 (N 192 kg/hm2) 减少了18%;P2O5施用量平均为62 kg/hm2,较FP处理 (134 kg/hm2) 减少了54%;而K2O用量为40 kg/hm2,较FP处理 (28 kg/hm2) 增加了43%。NE处理的冬小麦平均籽粒产量为5171 kg/hm2,与FP处理 (5111 kg/hm2) 籽粒产量接近,经济效益提高了7.8%,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5.1%,磷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39.8%。与FP相比,NE处理的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相比农户习惯施肥,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的施肥方案减少了18%的氮肥和54%的磷肥用量,增加了43%的钾肥用量,冬小麦产量保持稳定,氮肥和磷肥的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均显著提升,具有较好的化肥减施和增收效果,可在旱地冬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物质含有大量的氮素,就地肥料化既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又能创造经济效益.该研究以沂蒙山区典型村庄蒋家庄为例,实地调查和分析了该村生物质资源量与氮含量,并利用田间试验探讨了其生产有机主粮的潜力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蒋家庄植物生物质量(干基)为722.5t·a-1,禽畜粪尿(鲜量)2703.1t·a-1,可降解生活垃圾(鲜基)25.4t·a-1,三者折合纯氮为18.88t·a-1.1kg牛粪可生产1.04kg有机主粮,1kg植物生物质有机肥平均可生产0.53kg有机主粮.该村生物质氮总量可满足全村农作物有机种植需求,经济效益可增加2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推进棉花减氮增效,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保护农田环境。以鲁棉1131、鲁棉37、鲁棉319、聊棉19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配比肥施用量为0、225、300和375 kg/hm 2共4个处理,研究施肥用量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株高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降低;单株结铃数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减少,而单铃重相反;同一品种衣分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各品种随着施肥量的减少籽棉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各个品种均在施肥量225 kg/hm 2下达到最大值;霜前花率和籽棉收益也在施肥量225 kg/hm 2下达到最大值;净收益最高的是不施肥处理。综合认为,在鲁西南地区高肥力蒜套棉地块无需对棉花进行追肥,可为鲁西南地区蒜套棉减肥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7.
中华绒螯蟹作为特种名优水产品成为我国很多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对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现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养殖规模有所扩大,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电商平台与冷链物流齐头并进,销售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各大品牌百花齐放,餐饮消费与精深加工同步发展.根据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现状,对今后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以下预判:养殖面积增速放缓,产量稳中有升;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精深加工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市场价格呈季节性波动,总体趋于平稳;电商平台网络销售渠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根据目前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风险,提出对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中华绒螯蟹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水稻品种"特优458"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水稻生物性状、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低氮条件下,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水稻株高、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等生物性状;但当氮肥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株高、千粒重、结实率、产量等指标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反而会逐渐变小。当氮肥用量为300kg/hm2时,经济效益达到最高,与对照区相比,经济效益增收率为72.2%。综合考虑生物性状、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和贡献率等因素,该地区最适合的氮肥用量为300kg/hm2。  相似文献   
9.
在怀宁县云生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田内进行了规模化应用稻鸭共作种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稻鸭共作种养虽然增加了养鸭生产成本,但同时也增加了单位面积综合产值及纯收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及成本产出率;减少了农药、化肥施用量及用工数,节省了水稻种植的物质投入和人工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自然环境和农产品的化学污染;生产出的鸭肉和大米无公害、优质、安全,鸭子市场认可度高,价格高并畅销;同时可为企业创建绿色无公害品牌,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为农民增加了致富门路.由此可见,稻鸭共作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良好,是一种绿色高质高效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应在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在不同生态环境地区不同木薯间差异和发掘高产高效木薯品种,对6个试验点的4份木薯品种进行鲜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不同,不同品种的经济效益不同。其中栽培在新马街试验点的木薯品种‘SC124’的鲜薯产量是供试样品中最高的,达到66816.67 kg/hm2,该品种的经济效益也是供试品种中最高的,可达40090.00元/hm2。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推广高产高效木薯品种提供了有利材料,并为木薯资源开发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