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61篇
  71篇
综合类   30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残次林地开发项目是提升和改造耕地质量以及增加粮食产能的重要方式,为保障我国生态红线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新路径。本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分析了该项目开发对新增耕地质量的影响,并估算了新增耕地粮食产能。结果表明,新增水浇地平均耕地等级为12等,可创造粮食产能433.93 t/a。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工业废水的厌氧高效处理是所有生产企业热衷和需要转型的方向,厌氧生物技术是废水处理手段中的一种,对比其他手段,该种处理方式以三大类微生物配合发酵的方式进行分解废水中有害成分,处理过程中处理操作比较简单,但影响因素较多,且较为敏感。基于此,分析了厌氧处理方式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其相应原理和应用前景,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旱是中国西北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之一,干旱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分布等产生重要的影响。红砂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温带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和主要建群种之一,对多种环境胁迫尤其是干旱胁迫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因此,研究红砂对不同水分生境的响应及适应机理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不同水分条件自然生境中(小红山地区和长流水地区)的红砂叶片形态、表皮微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分析,揭示红砂适应干旱胁迫的叶片形态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生境中土壤含水量的降低,红砂叶片厚度增大,叶面积及气孔开度减小,角质层增厚,从而降低植物蒸散过程中体内水分的散失。表皮细胞面积减小,表皮细胞密度增大,细胞壁增厚,增加了表皮细胞弹性,有助于降低干旱胁迫下植物失水造成的机械损伤。与此同时,栅栏组织增厚,且细胞排列更加致密,海绵组织的厚度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因此,红砂叶片的形态结构特点使其对干旱具有极强的耐受性。研究揭示了荒漠植物红砂的叶片形态结构对不同水分条件的响应,为理解荒漠植物对水分限制的响应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生物炭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肥力提升和作物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添加量的生物炭对辣椒生物学性状、产量以及复配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土比例为1∶1时,A2处理使茎叶鲜质量、干质量增加81.4%、80.5%,单果长、单果茎粗增加15.1%、21.0%,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11.08 mg·kg-1,对土壤pH和全盐量影响不大。复配土比例为1∶2时,B2处理下果实鲜质量、干质量增加39.7%、40.2%,茎叶鲜质量、干质量增加28.1%、29.5%、根鲜质量、干质量增加35.0%、22.0%,单果长、单果茎粗分别增加12.1%、13.0%,单株结果数增加119.8%,产量最高且土壤pH和盐分变化不大。复配土为1∶5时,添加生物炭对辣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积累产生抑制。因此,该试验条件下,建议1∶1和1∶2的复配土生物炭添加量为2%,1∶5的复配土不建议施用生物炭。  相似文献   
5.
施用聚丙烯酰胺(PAM)对盐碱土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土壤调理剂PAM可减少盐碱化土壤蒸发量和抑制盐分表聚,为了研究不同PAM施用量对盐碱地改良效果的影响,以耐寒耐盐碱的糜子作为供试作物,研究不同浓度PAM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土壤水分、盐分等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加一定量的PAM可以提高土壤保水特性,减少土壤蒸发,且存在一定线性关系;一定量的PAM可以起到保水抑盐效果,促进植物生长,当PAM浓度过大时,会影响土壤透气性,进而影响植物生长。综合各个处理对于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影响及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善效果,建议PAM施用量为5 g/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毛乌素沙地大规模现代化高标准农田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榆林市榆阳区昌汗敖包村土地开发项目地下水监测网覆盖区作为研究区,选取分布于研究区的8眼机井进行了为期1年的地下水位埋深动态特征监测。结果表明:在灌溉期间,地下水位埋深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灌溉结束至进入下个灌溉周期之前,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增大至正常值。因此群井开采并未对项目区地下水位造成实质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延安地区人民的生活,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延安市新区开展了举世瞩目的填沟造地工程。在前期岩土工程完成后,实现有效利用土地,修复当地破坏的生态环境,长久地保持改善好的环境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做好可持续发展。要使新区做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常规的土地整治的方式下,进一步构建适合当地条件的环境。在修建道路、桥梁、房屋等城市设施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性。基于此,通过最近国内热议的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对延安新区的后续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9.
为保障阿克陶县搬迁牧民的生活,采用平整土地、修筑灌排水系统等治理措施将未利用的盐碱地逐步开发成为耕地,对项目区原始地貌、工程完工后及第1次灌水洗盐后的土样进行采集,并测定土壤全盐的含量,作为实施效果的分析。结果表明,治理措施实施后,0~60 cm土壤层含盐量可减少58.4%,但第1次灌水洗盐效果不明显,后期需要水利、农业等多种措施的有效配合,才能逐步达到理想的种植要求,本研究为盐碱地的开发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灌浆期人工断根处理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理特性、土壤环境及产量的影响,设置断根深度分别为10(C1)、30(C2)、40(C3)、50 cm(C4)及不断根处理(CK)。结果表明,CK的小麦平均株高为89.86 cm,较其他处理高1.05%~2.28%,小麦根系鲜重较C1、C2、C3和C4处理分别高30.93%、14.35%、9.78%和5.77%,根系鲜干比分布范围为3.53~3.58;不同深度下,土壤养分如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土壤深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即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含量减小;不同断根处理下平均叶面积指数(LAI)、光合速率(Pn)和光合有效辐射(FPAR)均随着断根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CK表现最优,平均LAI、Pn和FPAR较其他处理增加幅度分别为25.91%~142.97%,7.77%~60.66%和4.88%~56.36%;CK平均产量较其他处理增产幅度为4.73%~22.81%,各指标与断根深度间均存在良好的对数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786 0~0.971 2。断根深度增加对作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土壤环境作用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