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6篇
  12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43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芋“烂芋皮”的药剂,在2016、2017年药剂试验的基础上,2018年选择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和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最佳;1.8%阿维菌素乳油次之;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有一定防治效果;60 g·L-1乙基多杀菌素防效最差。同时又对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不同施药时间、不同药量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只需在种植或培土时浇施1次0.02~0.03 mL·株-1的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即可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95%以上,每株浇水量为150 mL。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浇施3次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验证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农药减量在当地单季稻条件下的表现,笔者运用控肥技术、生态控制技术与农药减量技术等,并与当地常规管理相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三控"方案处理后能有效控制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防止前期水稻长势过于嫩绿,降低前期病虫害发生概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减轻农田生态环境污染。总之能综合提高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以及增加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宁海县疑似甘薯茎腐病等检疫性病害的调查,在甘薯病株上分离纯化获得能够引起烟草过敏反应的4株分离物,通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反应、16S rRNA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等细菌学测定,将这4株菌株都鉴定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原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序列同源性高达99.00%~100.00%。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为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以保障浙江重要经济作物西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11株具有不同净水功能的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液体共培养的方法,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培养物中的菌群变化,确定这些菌株的共存能力和生长特性。以混合培养中的优势菌株为核心形成不同菌群组合,确定复配菌株组合,并通过净水实验确定其净水功能。结果显示,菌株AOZ1或BSK9、W14或BSK3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可以有效生长,是混合培养的优势功能菌。以菌株AOZ1或BSK9为核心菌株,与其他功能菌组合可构建形成复合净水功能菌。其中,由AOZ1、BSK9、W14和BSK3组成的复合菌对河道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0%和76.8%。结果表明,采用PCR-DGGE监测下的液体共培养方法,可有效构建净水复合菌群。  相似文献   
5.
细胞色素P450在昆虫对外源物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昆虫重要的解毒酶系。CYP4家族是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中的重要分支,与昆虫的解毒代谢密切相关。为初步明确CYP4家族基因在二化螟中的表达信息,本文测定分析了二化螟两种P450基因CsCYP4M38和CsCYP4M39的序列同源性及时空表达谱,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CsCYP4M38与烟草天蛾MsCYP4M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序列一致性高达56.86%;CsCYP4M39与烟草天蛾MsCYP4M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序列一致性高达59.96%,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CsCYP4M38与CsCYP4M39属于CYP4家族,且分别与MsCYP4M2和MsCYP4M1进化距离较近;时空表达谱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CsCYP4M38在2龄幼虫、5龄幼虫及雌成虫内表达量相对较高,在1龄幼虫中表达量最低,CsCYP4M39在幼虫期表达量相对较高,且表达量随龄期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卵、蛹及成虫中表达量相对较低。CsCYP4M38和CsCYP4M39在脂肪体、中肠及表皮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且均在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最高。明确基因表达谱是研究其功能的基础,CsCYP4M38和CsCYP4M39在不同阶段的表达量具有一定的变化性,说明这两种基因在二化螟不同发育历期中的功能不同,而两种基因均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这可能与脂肪体是昆虫的主要的解毒代谢场所有关。  相似文献   
6.
2016—2017年对浙江省文成县发生的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糯米山药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表明,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的形态在病叶、病枝或种薯上越冬,病害在5月初发,6月中旬至8月是爆发高峰,高温高湿是炭疽病高发的适宜环境;以分生孢子随风雨飞溅的方式传播,传播速度快,尤其是6月梅雨季和8月台风季,11月以后进入越冬期。该病原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潜育期约为7 d,人为或自然伤口有助于病原菌侵入。  相似文献   
7.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芦笋、番茄、棉花、萝卜、玉米等植物上的重要害虫。明确该虫幼虫的龄数和龄期,可为其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对甜菜夜蛾幼虫各龄期的头壳宽度、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并根据频次分布图、戴氏定律、Crosby生长法则和回归分析推断和验证甜菜夜蛾幼虫的虫龄数。结果显示,甜菜夜蛾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范围分别为0.21~0.30、0.40~0.49、0.65~0.75、1.05~1.15、1.65~1.80 mm,频次分布呈现出5个明显的集中区域;1~5龄幼虫的体长范围分别为1.0~3.1、2.5~6.5、4.0~10.0、5.0~15.0、11.0~27.0 mm,各龄期体长出现重叠,频次分布集中区域不明显;1~5龄幼虫的体重范围分别为0.025~0.567、0.200~6.000、1.100~15.200、6.200~65.600、32.900~275.200 mg。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甜菜夜蛾幼虫共5龄,幼虫头壳宽度可作为分龄指标,而幼虫体长和体重在各龄期出现较大程度的重叠,不宜作为分龄指标。  相似文献   
8.
小麦麦瘟病,由梨孢菌小麦专化型(Magnaporthe oryzae, sp. Triticum, MoT) 侵染所致,最早于1985年在巴西发现,随后传播到其他南美国家。2016与2017年,麦瘟病登陆亚洲,相继在孟加拉国和印度暴发,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小麦生产形成了潜在威胁。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麦瘟病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小麦麦瘟病病原菌、侵染过程、流行因素和小麦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小麦麦瘟病抗性评价的方法。本研究组研究发现,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水稻来源的稻瘟病菌株(MoO)可侵染小麦引起典型麦瘟症状。笔者认为,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麦瘟病发生的报道,但部分地区存在麦瘟病的发病条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麦瘟病有暴发的可能,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加快麦瘟病发病机理及小麦抗性基因发掘的研究,以提升我国麦瘟病的研究水平,并为预防麦瘟病的发生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筛选适合于猪场沼液处理的好氧反硝化菌。从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16株好氧反硝化菌,其中菌株ZH-14的总氮(TN)和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达到50.73%和99.99%。该菌株经过平板形态观察、功能基因和16S rDNA基因分析,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结果表明:菌株ZH-14在硝酸钾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生长时,48 h后硝酸盐氮与TN的降解率分别为100%和41.76%;以亚硝酸钠为唯一氮源培养时,亚硝酸盐氮降解率为99.24%;以氨氮为唯一氮源培养时,氨氮的降解率达94.1%;使用菌株ZH-14处理畜禽沼液,当其接种终浓度为10~7CFU/mL时,经过48h处理,氨氮、硝酸盐氮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分别为54.4%、97.7%和77.9%。综上表明,菌株ZH-14具有较强的反硝化和处理猪场沼液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白斑病是十字花科蔬菜春、秋季节常发的一种主要病害,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发病蔓延速度很快,常常导致蔬菜连片枯死,影响产品外观、品质和产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重点讲述紫菜薹白斑病的发病特征和综合防治技术。1病原及发病特征白斑病的病原为白斑小尾孢(Cercosporella albomaculans),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为害叶片,发病部位主要在中下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灰褐色的圆形小病斑(图1)。小病斑很快扩展成近圆形病斑,中央部分由灰褐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