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41篇 |
免费 | 1266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95篇 |
农学 | 1026篇 |
基础科学 | 849篇 |
4385篇 | |
综合类 | 8850篇 |
农作物 | 295篇 |
水产渔业 | 77篇 |
畜牧兽医 | 1425篇 |
园艺 | 810篇 |
植物保护 | 138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82篇 |
2022年 | 572篇 |
2021年 | 540篇 |
2020年 | 541篇 |
2019年 | 379篇 |
2018年 | 381篇 |
2017年 | 340篇 |
2016年 | 389篇 |
2015年 | 329篇 |
2014年 | 469篇 |
2013年 | 1016篇 |
2012年 | 1976篇 |
2011年 | 1945篇 |
2010年 | 1570篇 |
2009年 | 1605篇 |
2008年 | 1036篇 |
2007年 | 1282篇 |
2006年 | 1091篇 |
2005年 | 943篇 |
2004年 | 428篇 |
2003年 | 356篇 |
2002年 | 353篇 |
2001年 | 244篇 |
2000年 | 288篇 |
1999年 | 228篇 |
1998年 | 220篇 |
1997年 | 233篇 |
1996年 | 226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66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7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陕西吴起县为例,对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方法]以陕西吴起县为例,针对社会经济贫困、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实际情况,以生态脆弱区、生态经济理论为依据,介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该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地区应汲取经验积极探索,着力走出一条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路子,因地制宜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结论]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生活,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优选处方,应用相转变法制备乙酰甲喹微乳,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下考察其形态,用Zetasizer Nano ZS分析仪以光子关联能谱法(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PCS)测定其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并用上述仪器测定其zeta电位,通过恒温加速试验评价其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小鼠皮肤上的体外经皮释药效果。结果显示:在所考察的油相中,肉桂醛对乙酰甲喹的溶解度最大,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为最佳表面活性剂,用二者制备的乙酰甲喹微乳为黄色的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好;电镜观察微乳滴呈球形,纳米粒度仪测定其平均粒径为(13.9±0.3)nm,PDI为0.060±0.005;在25℃时,稀释5倍后的乙酰甲喹微乳的平均pH值为5.1±0.2,对应的平均zeta电位为(9.4±0.4)mV;高速离心、常温及低温下稳定,高温下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但无药物析出,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符合微乳制剂的要求且稳定性较好;乙酰甲喹微乳配方中无氮酮和氮酮含量为2%及5%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分别为(12.701±0.012),(12.207±0.021)及(10.796±0.065)cm.h-1,而乙酰甲喹水溶液的表观透皮系数(Kp×10-3)是(4.908±0.034)cm.h-1,说明乙酰甲喹微乳的透皮效果优于其水溶液,且差异显著(P<0.01),其配方中无需透皮促进剂氮酮。 相似文献
3.
4.
5.
为了探寻保水剂在春小麦生产中的最佳施用方法,在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以不施为对照,研究沟施、混施、撒施BJ2101-L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春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用方式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特别是在缺乏灌溉的开花期具有显著作用,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不同施用方式降低了土壤最高温度,提高了最低温度,缩小了日温差,降低了日均温,其中撒施对地表温度影响较大,沟施对10cm土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沟施、混施、撒施促进了根系向深层土壤分布,增加了根系及总生物量,较对照分别增产22.6%、16.3%和8.0%;不同施用方式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水分产出率和灌溉水分产出率,其中沟施效果较强,撒施较弱。说明沟施是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时施用BJ2101-L保水剂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农田土壤水分监测,探讨解决实际监测中采样率低、成本高、及实时性差等问题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节点硬件设计以及软件操作系统结构的原理和相应参数分析,说明基于无线传感器的农田土壤水分监测系统的特点,及利用该系统的优点。[结果]传感器节点可正确采集并传输土壤含水率,实现稳定的土壤水分数据传输,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适合农田土壤水分的实时监测。[结论]该研究表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拉萨半干旱河谷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藏川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含量的影响,为拉萨半干旱河谷科学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09在拉萨达孜县章多乡半干旱河谷造林地,选择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筐和使用保水剂措施下种植的藏川杨林地为研究对象,以未采用任何措施的造林地为对照,对不同造林措施下土壤的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酶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造林措施下,林地不同土层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和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林地,其中增幅最高处理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增加24.4%,45.1%,226.3%和181.5%,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分别较对照增加34.4%,194%,1 655%和658.5%,但在不同土层中未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不同造林措施下,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林地,增幅最高处理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79.8%,375.3%和111.5%,各处理土壤中的微生物均以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结论】采用不同的造林措施进行藏川杨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微生物数量增加及酶含量增强。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拉萨半干旱河谷采取覆鸡蛋筐和使用保水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优于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当地黄瓜生产品种单一的问题,筛选适宜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方法】引进黄瓜新品种18个,在塑料大棚内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早熟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与津优10(CK1)相比,密刺型品种中,长势较强壮的有津优36、DL-22和津优38;各品种霜霉病普遍发生,但品种间病情指数有差异;第1雌花开放期相当或较早的有德瑞特、德尔LD-1、津优31、津优35、津优36、新超越、津优38、冬冠3号、德尔77、DL-22和津优32,早期产量显著较高的有津优38、博耐13B和津优36;25节内雌花数多但坐果率较低的有津优32、DL-22、德瑞特、其他津优系列和德尔LD-1;单瓜质量较大的有津优39、博耐13B和津优38;总产量较高的有博耐13B、DL-22、津优38、津优32和博耐13K;可溶性糖含量比CK1高过10%的有博耐13K、德尔LD-1、津优31、新超越、德尔1-2、津优35、津优36、DL-22和津优38,博耐13K的蛋白质含量稍高,博耐13K、津优35和津优38的Vc含量相近或稍高;冬冠3号口感有涩味,德尔77和津优39果味稍淡,德尔LD-1果肉紧。与戴多星(CK2)相比,水果型品种北斗星长势较好,熟性偏晚,早期产量低,但总产量和果实含糖量较高,商品性和其他内在品质与CK2相近。【结论】在杨凌地区春季大棚栽培中,可以示范推广密刺型品种津优38和博耐13B;水果型黄瓜丰产优质栽培中可选北斗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