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85篇
  免费   14238篇
林业   255篇
农学   3030篇
基础科学   1059篇
  4476篇
综合类   8704篇
农作物   2857篇
水产渔业   649篇
畜牧兽医   4027篇
园艺   1615篇
植物保护   2951篇
  2023年   510篇
  2022年   1435篇
  2021年   1658篇
  2020年   1602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1235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1101篇
  2015年   1450篇
  2014年   1547篇
  2013年   1944篇
  2012年   2734篇
  2011年   2846篇
  2010年   2038篇
  2009年   1860篇
  2008年   974篇
  2007年   1528篇
  2006年   1201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18篇
  1962年   9篇
  1956年   2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镉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基因组DNA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和生理生化方法检测镉胁迫对草莓幼苗根尖氧化系统和DNA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5、10和15 mg · L-1镉(CdCl2 · 2.5H2O)处理6 d后,草莓幼苗根伸长及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受到抑制,根尖活性氧爆发(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升高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DNA增色效应减少。选用8条寡核苷酸引物(10 bp)对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对照组图谱中可分辨出88条RAPD谱带,其分子量为150 ~ 3 500 bp,处理组与对照组RAPD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镉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镉影响草莓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模板的稳定性,活性氧爆发和DNA交联是根尖DNA损伤的主要原因,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检测草莓根尖DNA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西安和上海两地葡萄根瘤蚜种群周年消长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 年以来在我国多地发现葡萄根瘤蚜 (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为了解其种群年增长动态,对西安和上海两地田间葡萄根瘤蚜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两地的葡萄根瘤蚜为根瘤型,以孤雌生殖为主,在8—10 月出现有性世代更替,田间调查发现少量根瘤蚜有翅型若虫,但未发现有翅型成虫;虫口总量分别在7 月和10 月出现两次高峰。从11 月开始,成虫大量死亡,卵的数量随之减少,种群数量开始下降,逐渐进入越冬休眠状态,1 龄幼虫是其越冬的主要形态。春季当地温上升到13.0 ℃左右时,葡萄根瘤蚜结束休眠,幼虫开始取食,经过几次蜕皮逐渐转变为成虫,进行孤雌生殖产卵。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及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差异.以自育的甜菜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系)TB9-CMS和保持系(O型系)TB9-O为试验材料,在甜菜花芽分化、现蕾初期、开花初期分别进行4次花蕾取样.电子显微镜观察花药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甜菜单胚CMS系与。型系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甜菜单胚CMS系花药壁产生初始期与。型系相似.但小孢子母细胞的数量较少,液泡化明显;绒毡层发育初期也形成乌氏体原始颗粒,但仅维持初始状态而停止发育:绒毡层在四分体期收缩离位,瓦解内移;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四分体后,胼胝质壁较厚,小孢子逐渐变异开始退化。观察还发现,甜菜绒毡层细胞间以及形成四分体的胼胝质壁间有胞间连丝结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近些年主要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并指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对甜菜种子纯度鉴定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SSR和SRAP将成为甜菜种子纯度鉴定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8年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求得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值(AU)ij、变异系数(iCKvu).并据此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稳定性测定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品种ZM202、ND41、CH9301、H10466、H10474、XJT9902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有广泛的适应性。品种Bern6872、KWS3148、KWS4125、H10466、H10474的产糖量水平较高.在生产中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品种D03169、2005-21的含糖率水平较高,并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需要高糖品种的地区,可优先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试验设5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观察土壤水分对甘蔗萌芽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甘蔗种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围内萌芽出苗最好,土壤干旱或水分过多均对甘蔗萌芽不利;甘蔗幼苗生长需水不多,但不能缺水,保持蔗地土壤湿度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7.
张文彬  蔡葆  徐艳丽 《中国甜菜》2010,(3):58-62,67
综述了世界和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并对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以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3个甘蔗新品种进行1年新植、1年宿根的大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糖96/86、C1-2003、园林6号、台糖98/0432;蔗糖分含量较高的有福农15号、赣蔗18号、CP84/1198、台糖88/99。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应答调节蛋白FlgRRxoo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用标记交换法构建突变体以及表型测定,对flgRRxoo基因进行了分子鉴定.通过设计引物进行特异性扩增,成功地从Xoo野生型菌株PX099A中克降了flgRRxoo.FlgRRxoo为N端具有REC结构域的单一结构应答调节蛋白,其基因序列与其他黄单胞病菌中的同源序列高度保守.与PX099A相比,△flgRRxoo胞外多糖(EPS)合成能力以及对水稻的毒性显著降低,基因互补可以使之恢复;△flgRRxoo EPS合成基因gumBDGKM表达均有所下降;但其运动件、胞外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无明显改变.表明FlgRRxoo可能主要通过调控EPS合成能力,影响了病菌在水稻上的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