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机械除草效果,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设计机械除草、化学除草2种除草方式,调查、分析了玉米和大豆田杂草种类和数量、土壤温度、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田机械除草后虽然杂草株数减少,但是杂草密度仍为36.50株/m~2和28.25株/m~2,分别是化学除草的8.1倍和4.5倍。玉米机械除草提高5 cm土壤温度0.75℃,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降低高温期(6月26日~7月19日)10 cm土壤温度0.57℃和0.69℃,降低15 cm土壤温度1.03℃和1.27℃。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产量分别较化学除草降低29.0%和38.0%,净利润分别降低4 372.5元/hm~2和4 317.6元/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机械除草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地区烟草移栽打穴实地调查及数据采集,对烟草移栽成穴的现状分析发现,云南地区烟草移栽成穴的机械化程度低,基本都是人工成穴。以上问题使得移栽穴规格不一,不合要求的移栽穴普遍存在,且人工成本太高,大大降低了烟草移栽的生产效率和农户的经济效益。为此,从机械技术创新角度设计了一种以地轮为驱动的成穴机,以求解决当下烟草移栽成穴存在的问题,推进烟草成穴机械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黑土区37年不同耕作模式定位试验田,采用原位法比较常规旋耕灭茬起垄(CT)、旋耕留高茬行间深松-少耕(RT)、免耕(NT)和深翻(PT)4种耕作模式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关系,测定土壤总碳氮、无机氮,微生物碳氮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间土壤呼吸呈单峰变化,开花期达最大值,生长季平均呼吸速率依次为RT > NT > CT > PT。4个处理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间存在显著指数关系。不同耕作模式0~10 cm土壤温度可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的38.3%~67.9%,温度敏感性系数Q10范围为2.1~5.3;RT和NT处理显著提高0~20 cm土壤碳氮含量;RT处理在0~20 cm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均高于CT、NT和PT处理。RT处理土壤呼吸对温度响应提高,RT和NT处理显著增加上层土壤总碳氮含量,利于土壤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信息系统建设,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在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之下可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进而为电网资产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根据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的分析技术框架系统要求,通过定时抽取、同步复制、实  相似文献   
5.
玉米农田耕层现状、存在问题及合理耕层构建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农田耕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耕层变薄犁底层增厚,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地表裸露水(风)蚀严重等3个方面,分析农田土壤退化及不合理耕层形成的原因,通过总结前人研究结果,明确耕层构造的概念及类型,结合笔者多年研究提出“苗带紧行间松”合理耕层的概念及建立合理耕层构造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东北黑土保育、持续高效耕作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硬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为探明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硬度变化特征,以始于1983年长期定位不同耕作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硬度仪观测免耕(no-tillage,NT)、翻耕(plow tillage,PT)、间隔深松(spacing tillage,ST)和传统耕作(conventional tillage,CT)不同年份、季节、土壤剖面及冻融前后土壤硬度,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增加了耕层0~25 cm土壤硬度,而土层25~45 cm免耕硬度显著降低(P0.05),但传统耕作硬度有增加趋势,间隔深松和翻耕硬度明显低于免耕和传统耕作(P0.05);不同耕作方式土壤硬度随季节的推移呈波动性变化,0~25和25~45cm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硬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上层明显低于下层(P0.05),不同时期变化不同,前期随深度增加到20cm处呈垂直变化,而后期随深度增加呈反"S"型曲线变化;冻融交替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硬度,缓解冻融后土壤硬度,间隔深松降幅最大为148.97%,其次为免耕和翻耕,降幅分别为41.96%和58.44%,传统耕作降幅最小仅为3.38%。综合分析认为,间隔深松耕作是改善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宜耕性的有效耕作方法。该研究可为东北雨养农业区构建合理耕层和确定适宜的耕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豆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某些农艺性状演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育种工作者通过遗传改良大幅度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同时农艺性状在遗传改良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量随着育成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单株荚数和粒数对产量影响较大,叶面积随育成年代呈增加的趋势,子粒含油量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大豆株高不应继续降低,应保持在0.8 m,否则成为产量的限制因子之一,因此进一步开展大豆在遗传改良过程中某些农艺性状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对选育大豆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对苎麻、涤纶的吸附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物黄酮配基槲皮素为分散染料,对苎麻分别在77℃乙醇染浴中和在93℃水染浴中进行了染色实验,并与合成纤维涤纶进行对比,为苎麻和涤纶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初步方案。结果表明槲皮素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天然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9.
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互种植技术经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技术内容 1.1 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自1995年~2007年利用10年的时间研究的成果,即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互种植新技术,此技术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00124720.4.  相似文献   
10.
初步研究了玉米油分、淀粉积累的基因型与灌浆期间的温度、降雨量和光照的相关关系。初步结果显示:①灌浆期间主要气候因子对多数品种基因型的油分积累是有真实影响的,表现为随着温度、光照和降雨量的增加,油分的积累也增多,相关达显著水平;②灌浆期间主要气候因子对玉米油分积累的影响,品种类型间差异不明显,基因型间和不同杂优模式品种间却表现出有所不同,迟钝型品种基因型和迟钝型杂优模式的品种所受影响小;③高淀粉品种和普通品种的淀粉积累与主要气候因子均呈不显著正相关,表现出主要气候因子对玉米淀粉积累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