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海藻酸钠胶囊是以聚电解质复合结构为囊膜形成的可降解胶囊,胶囊作为药物载药系统是目前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壳聚糖-海藻酸钠胶囊作为药物的载药系统具有缓释、控释与靶释药物性能,同时囊膜作为药物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层,能够降低酸、碱、酶等不良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的稳定性,以及作为细胞培养微反应器吸附净化有毒金属离子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分子质量、壳聚糖浓度、壳聚糖溶液pH值,以及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囊膜强度和胶囊释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乌裕尔河流域富裕段麦穗鱼感染吸虫囊蚴的种类,本研究采集乌裕尔河流域富裕段麦穗鱼,利用人工消化法收集的不同形态的吸虫囊蚴,在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囊蚴的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同时分别提取各种囊蚴的总DNA,利用PCR方法扩增其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并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基因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相应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乌裕尔河流域富裕段麦穗鱼主要感染3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方法是鉴定淡水鱼中吸虫囊蚴感染种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红火蚁是一种严重威胁公共设施、人类安全、农林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入侵害虫,如何快速或早期发现红火蚁是其得到有效防控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红火蚁野外诱集器,并比较分析了该诱集器与目前常用的塑料监测瓶的野外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新型诱集器的监测效果明显优于塑料监测瓶,尤其是在生境复杂或是地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前者的优点更为突出。鉴于此,我们认为该新型诱集器更适合于红火蚁的普查与监测,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红火蚁的危害特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红火蚁防治的主要方法,对利用化学信息素类物质防治红火蚁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借鉴化学信息素在其他害虫防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化学信息素在红火蚁防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红火蚁相关信息素的特点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介绍了相关化学信息素的合成方法,揭示了信息素类物质在红火蚁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香菇多糖和七清败毒颗粒联合应用对集团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的防控效果,本研究选取3~4胎次、体重为(268.00±33.59)kg的母猪1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 g/(头·d)香菇多糖+5.0 g/(头·d)七清败毒颗粒。试验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PRRSV抗体水平、仔猪脐带血中PRRSV载量进行检测。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在母猪繁殖性能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窝均产仔数、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窝均死胎数极显著降低(P<0.01)。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第30天,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90天,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AST活性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尿素(UN)含量极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1)。在PRRSV抗体检测方面,第30天,试验组S/P值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90天,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离散度有降低趋势,符合正态分布。在仔猪脐带血PRRSV抗原检测方面,对照组抗原阳性率为10%,试验组为0。综上所述,感染PRRS的集团化猪场应用香菇多糖和七清败毒颗粒可以有效地提升母猪繁殖性能、影响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维持猪群PRRSV抗体S/P值稳定、降低仔猪PRRSV阳性率,起到很好地防控PRRS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对发病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并防控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本研究无菌采集腹泻鹅及病死鹅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对菌株部分基因进行测序、构建遗传进化树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玫红色、光滑圆润菌落;分离菌株经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大小中等,多呈单个存在的杆状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小鼠、雏鹅均有较高致死率;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患者粪便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CP024992.1)同源性最高,达99.5%;体外抑菌试验发现菌株耐药情况较严重,对大多数抗菌药均有较强抗性,仅头孢噻呋对该分离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合理用药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为有效防治鹅大肠埃希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规模化鹅场防控大肠埃希菌等其他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经吡喹酮治疗有拉稀症状的丹顶鹤排出的吸虫种类,应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吸虫进行虫种鉴定。结果显示:该虫体形态与文献中报道的曲领棘缘吸虫的形态一致;所分离的吸虫ITS r DNA序列全长为1 083 bp,通过与NCBI上其他棘口科吸虫的ITS序列进行比对,表明该虫体与Echinostoma trivolvis的同源性可高达93%,属于棘口属吸虫,得出虫体鉴定结果为曲领棘缘吸虫,为鱼媒介寄生虫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奶牛胎衣不下原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防治奶牛胎衣不下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肇东、安达、杜蒙等地区2002—2006年的2510头分娩母牛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胎次对胎衣不下的影响(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9.
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现许多送检病猪有猪瘟与弓形体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主要以高热稽留、呼吸困难、皮肤有出血斑点为特征。现将一典型病例的诊断与防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分子进化中发生正选择的一个标志是密码子的错义替换(dN,氨基酸替代)比同义替换(dS,氨基酸不变)有更高的替换速率,计算dN与dS之比ω能衡量蛋白质的进化趋势和所受到进化压力的大小。ω=1、〈1和〉1分别说明蛋白质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中性选择、负选择和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