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75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30篇
  40篇
综合类   143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探讨甘肃省种植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能值理论研究了2007-2017年甘肃省种植业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甘肃省种植业系统总能值投入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2015年达到峰值,为5.48×10~(22) sej;种植业系统总能值产出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2014年达到峰值,为2.55×10~(22) sej。与全国种植业系统相比,甘肃省种植业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环境承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年均值偏低,分别为0.71、1.54、1.50和0.48。由此可见,甘肃省种植业系统缺乏活力,发展潜力较低,属于不可持续的消费型经济系统。因此,甘肃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投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种植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类型下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特征,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麦地、云杉林地、苜蓿地为对象,基于实测数据,采用方差、相关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土地类型、不同土层深度(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土壤SOC、TN、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2.19、0.33和0.48 g·kg-1,小麦地和苜蓿地土壤SOC、TN和TP空间变异性较云杉林地偏大。SOC、TN含量为云杉林地>小麦地>苜蓿地,TP含量为云杉林地>苜蓿地>小麦地。土壤SOC、TN和TP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小麦地C/P显著(P<0.05)高出苜蓿地41.96%,N/P显著高出云杉林地、苜蓿地28.57%、36.19%。3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化学计量比(C/N、C/P、N/P)均值分别为:39.61、31.53、0.83,且其C/N大于中国平均值(12.3),C/P、N/P较全国平均值(61.0、5.2)明显偏小,黄土丘陵区C/N较稳定。土地类型对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有助于土壤养分的存留,有利于土壤生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农田土壤氮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对维持土壤供氮能力及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如何实现当地旱作农田氮素高效利用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该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规律我们却知之甚少。为此本文以黄土高原旱作麦田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春小麦生育期(3—8月)采用树脂芯原位培养法监测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特征,通过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氮素含量和水热条件的影响规律,以此来探究耕作措施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T、NT、TS和NTS处理下土壤氮素在春小麦生育前期(播前-开花期)呈净氮固持状态、中后期(开花期-成熟期)呈净氮矿化状态。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呈现为NTS>TS>NT>T。(2)相较T处理,3种保护性耕作在春小麦生育期内增加了土壤全氮、NH4+-N含量和土壤水分,减少了NO3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陕西紫阳县(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7(Glutathione Peroxidase 7,GPX-7)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组织中的硒沉积量对GPX-7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的紫阳县双安镇(n=7)和广成镇(n=7)和宝鸡市陈仓区白山羊体内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相对定量技术测定GPX-7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紫阳双安镇山羊硒含量显著高于紫阳广成镇(P0.05),同时紫阳县均显著高于宝鸡陈仓区(P0.05);但是紫阳双安镇与紫阳广成镇山羊肺脏中硒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GPX-7基因在各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但是不同地区的山羊表现出不同的组织差异性。紫阳双安镇山羊心脏、脾脏、肾周脂肪和背最长肌组织中mRNA水平与紫阳广成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紫阳地区均显著高于宝鸡陈仓区(P0.05)。在肺脏、肾脏、股二头肌和淋巴组织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山羊GPX-7基因mRNA的表达量地差异均两两显著(P0.05),其中紫阳广成镇山羊肺脏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地区(P0.05)。由此可见,山羊各组织器官中微量元素硒的沉积量和GPX-7基因mRNA的表达量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地域趋势,即紫阳双安镇紫阳广成镇宝鸡陈仓区,这表明微量元素硒上调GPX-7基因的表达,但是具有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寒湿地退化对土壤氮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缘尕海湿地未退化(ND)、轻度退化(LD)、中度退化(MD)和重度退化(HD)4种不同退化程度0~40 cm土层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退化与土层中土壤氮转化酶(蛋白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沼泽草甸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含水量、全氮、铵态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均显著降低,土壤温度与硝态氮含量却显著增加。2)随退化程度加剧,各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增加、蛋白酶活性降低,且仅在20~40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亚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在0~20 cm土层存在显著差异。3)各退化程度中,土壤脲酶、蛋白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仅在HD显著下降。4)退化程度和土层对4种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影响,且对土壤硝酸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显著交互作用。5)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变化的贡献率高达67.1%,其是驱动尕海沼泽草甸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氮转化酶活性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中的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早春塑料大棚采用四膜覆盖提早定植马铃薯,待4 月上旬马铃薯采收前,将茄子套种于垄沟内,夏季茄子进行平茬再生,整个生长季可收获2 次,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蔬菜产量,增加了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首先要从人的本质抓起,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而寻找符合中国人消化吸收遗传特征的乳制品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古今中外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羊奶是健康中国的优质奶源,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首选营养和保健品。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试验旨在从代谢组学角度探究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代谢机制。【方法】 选择1月龄断奶雄性关中奶山羊和24月龄体成熟的雄性关中奶山羊各6只,采集睾丸组织,使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对睾丸组织进行化学检测,通过多维和单维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不同代谢物进行化学检测、对比与鉴别,通过富集差异代谢物分析筛选关中奶山羊发育代谢中的潜在关键通路。【结果】 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组织中共筛选出33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显著上调137个,显著下调197个。对前36个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鉴定发现,分别为脂质和类脂质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未分类化合物和苯丙烷和聚酮化合物四大类。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在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发育过程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与甘油磷脂呈最大正相关,羧基及其衍生物与甘油磷脂呈最大负相关。对不同的代谢物进行富集分析,筛选出7条潜在的重要代谢通路,分别为肿瘤中的胆碱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肿瘤中的中心碳代谢、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氨酰-tRNA生物组成以及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结论】 本试验从代谢组学角度揭示了1和24月龄关中奶山羊睾丸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机制,为今后哺乳动物睾丸的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