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了溴虫腈光催化降解的过程,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速率大于光降解速率,且分别遵循动力学一级方程式C1=10.325e^-0.1635t,Ct=10.202e^-0.0069t,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溴虫腈光催化降解影响的顺序:纳米TiO2浓度>溴虫腈初始质量浓度>pH>温度,其中纳米TiO2浓度影响特别显著,并确定了优化降解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制备工艺对丁硫克百威微囊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水为介质,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20%丁硫克百威微囊悬浮剂,并分别讨论了乳化剂种类、芯壁质量比、固化条件等因素对微囊形态、粒径大小及其分布、以及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1602#与500#的质量比为15 ∶2(质量分数为6%),芯壁质量比为1 ∶1,并以质量分数为1%的壳聚糖为甲醛吸附剂,2%的聚硅氧烷为改性剂,5%的硫酸铵溶液为酸度调节剂,60 ℃下固化2 h,制备出的丁硫克百威微囊外观形态良好、平均粒径2.00 μ m、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大于90.9%以上,悬浮率大于92%。该微囊悬浮剂稳定性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韩平  胡彬  马帅  曹永松 《农药学学报》2017,19(6):729-734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氟唑菌苯胺在小麦植株中内吸传导特性的方法;定量分析了在小麦根部和叶部施药2种处理方式下氟唑菌苯胺进入植株后的分布和累积情况。植株样品前处理采用QuEChERS法,在反相色谱柱C18(100 mm × 2.1 mm, 1.8 μm)上,以0.1%甲酸水和乙腈为流动相,利用梯度洗脱,正离子电离(ESI+),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和定量。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100 μg/L内,氟唑菌苯胺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 = 12 808.4x + 308.518(r = 0.999 8)。在0.005、0.05和0.1 mg/kg添加水平下,氟唑菌苯胺在小麦植株中的回收率为92%~126%,相对标准偏差为0.50%~9.1%;以3倍信噪比计算,方法检出限为0.037 μg/kg;最低添加浓度为0.005 mg/kg。研究结果表明,氟唑菌苯胺于小麦植株根部施用后,可迅速在根部吸收并向茎部传导,且随处理浓度增大,药剂在不同部位的累积量增加;随处理后时间延长,药剂在不同部位的累积表现为先快速吸收而后缓慢平衡。其中以0.01 mg/L氟唑菌苯胺经根部施药2 h后,药剂在根、茎和叶中含量分别为10.4、0.6和0.3 μg/kg;氟唑菌苯胺经叶部单叶片施药后,亦可快速被叶片吸收,并可跨叶传导至其他叶片,进而在茎部和根部累积。随处理后时间延长,施药叶片药剂快速下降并达到平衡,其他植株部位药剂快速累积并达到平衡。其中以200 mg/L的氟唑菌苯胺经第2片叶施用20 μL,2 h后氟唑菌苯胺在根和茎中的含量分别为109.0和148.0 μg/kg,在第3片叶和旗叶中的含量分别为904.0和112.6 μg/kg。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马铃薯黑痣病大田发生情况及防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由丝核菌侵染引起的黑痣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了病害防治田间药效试验。云南省马铃薯主产区均有黑痣病的发生,部分地区发病较为严重,最为严重的昆明地区发病率达到36.00%;曲靖、昭通、丽江、迪庆、大理五个地区的发病率分别为29.75%、29.01%、27.28%、20.91%和12.36%,全省马铃薯黑痣病最轻发生地区为宣威,发病率亦达到12.00%。因此,开展20%辣根素水乳剂、"蔬得康"、10%噻唑膦颗粒剂(福气多)和3%呋喃丹颗粒剂的田间防控试验。20%辣根素水乳剂按照每667m2用药1,3和5 L兑水44~45 L,于马铃薯播种前开沟实施沟内土壤泼洒施药、盖膜7 d揭膜后播种,其对马铃薯出苗安全,出苗率达90.28%~94.90%,优于其它药剂处理和空白对照;辣根素三个剂量处理能够降低平均病薯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其中以20%辣根素水乳剂5 L/667m2处理防病效果达到65.67%,增产幅度达16.85%,为供试药剂中防控马铃薯黑痣病和增产效果最好的药剂处理,值得在生产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组成型代谢产物之一,关于其天然抗菌杀虫活性,以及在人类医学、农业、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已有大量研究。本文重点对AITC的制备、农用活性及残留、安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AITC在农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分离物-SH2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番茄25S rRNA基因为内参,建立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到浓度为4.64×10-7 ng/μL的植物DNA中含有TYLCV,其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 000倍。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温室条件下以侵染性克隆接种TYLCV后的番茄植株中病毒DNA含量的变化情况。根、茎、叶中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表明,TYLCV在3种植物器官中都呈现一个上升、稳定和下降的变化规律;病毒DNA在植株根部最早累积,累积的速度较慢,在叶部和茎部累积较快;叶部和茎部接种18 d后病毒DNA含量达到稳定期;在不同的器官中,病毒的含量不同,在茎部的含量最高,接种33 d后茎部病毒DNA的含量约为根部的100倍。本研究通过对TYLCV含量的动态监测,明确了病毒DNA在番茄植株中的累积和变化规律,为研究TYLCV侵染机制、病毒与寄主互作及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