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15mL/kg、20mL/kg、25mL/kg24.1%肟菌·异噻菌胺药剂拌种及25%咪鲜胺乳油4 500倍液浸种后对水稻秧苗生长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4.1%肟菌·异噻菌胺药剂拌种对水稻秧苗的根数、根长、株高、茎基宽、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空气放电保鲜就是利用空气放电效应产生的负离子和臭氧,杀死细菌,抑制真菌,防止瓜果腐烂变质。而且还能抑制瓜果呼吸强度,减少瓜果在贮藏中的生理消耗达到贮藏防腐保鲜的目的。并且具有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从八十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如苏联、美国、英国、日本等在食品保鲜方面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2011年~2017年湖北省水稻主产区二化螟抗药性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湖北省水稻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毒死蜱、三唑磷等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变化趋势,以指导田间科学用药防控。  相似文献   
4.
探索验证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能百旺)对水稻生长的调节、增产效果,为在水稻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噻苯隆可溶性液剂(能百旺)1 500倍试验处理,对水稻的旗叶面积、穗长、小穗数、结实率等指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34.47%,对水稻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24.1%肟菌·异噻胺FS种子处理对水稻前期恶苗病、稻瘟病等主要病害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24.1%肟菌·异噻胺FS在浸种前包衣,能有效预防苗期恶苗病、立枯病、稻瘟病发生,对中后期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推荐用量为每kg干种子用20mL 24.1%肟菌·异噻胺FS+2mL成膜剂包衣。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基于叶素理论的风轮建模的基本方法.此风轮模型可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风力发电机,在已知风力发电机固有参数的条件下,可以得到设定风速、风轮角速度以及调节桨距角下的风轮输出转矩值.通过对风速的模拟,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运行状态下输出转矩的模拟,对搭建风力发电机整机运行仿真模型有重要意义.另外,通过设定风速、风轮角速度以及调节桨距角,可以得到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对分析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二化螟为害,促进农药减量,本文探讨释放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最佳使用方法。结果表明,在蛾羽化始盛期开始第一次放蜂,按10 000头/667m2标准,每667m2设10个点放蜂,每隔5d放一次,连放3次,即可取得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区示范验证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在推荐应用技术下运用飞机防治和背负式喷雾防治对水稻稻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及褐飞虱)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害虫天敌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有效依据。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防治稻飞虱速效性好、防效高,持效期长,背负式机动喷雾防治效果优于飞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水稻稻飞虱达到防治指标(分蘖期1 000头/百丛),用三氟苯嘧啶(伍靓珑)16m L/667m2兑足水均匀喷洒水稻茎下部防治稻飞虱,施药25d后追加一次25%吡蚜酮悬浮剂40g/667m2,药后第3d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99.02%和99.13%;药后第7d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99.03%和99.51%;药后第20d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63.95%和83.42%;药后第45d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分别为55.65%和90.45%。用三氟苯嘧啶(伍靓珑)16m L/667m2兑水均匀喷洒水稻茎下部施药后25d追加一次吡蚜酮防治稻飞虱45d之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苯肽胺酸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生长及逆境生理的影响,探讨苯肽胺酸对作物生长的调控效应,为其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辣椒为供试植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采用盆栽试验,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不同质量浓度(133.3,200.0和266.7mg/L)苯肽胺酸对辣椒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及逆境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苯肽胺酸处理对辣椒植株株高和茎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当苯肽胺酸质量浓度为200.0mg/L时效果最明显,与空白对照相比,施药后7,14和21d,该处理辣椒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40.00%,75.00%和135.00%,茎粗净增长量分别提高了33.33%,50.00%和25.93%;不同质量浓度苯肽胺酸处理,对辣椒叶片数增加量均无显著影响。苯肽胺酸处理后对辣椒植株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200.0mg/L苯肽胺酸处理效果最为明显,施药后7~21d,叶绿素含量较空白对照提高了16.33%~21.35%。施药后7~21d,与空白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苯肽胺酸处理辣椒叶片的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类黄酮、总酚、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而丙二醛含量下降,其中以200.0mg/L苯肽胺酸处理影响最为明显。与苯肽胺酸处理相比,对照药剂芸苔素内酯(0.075mg/L)也显示出类似的生物学效应。【结论】苯肽胺酸处理可明显促进辣椒生长并诱导其抗逆性增强,当其质量浓度为200.0mg/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