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对干旱比较敏感的粮食作物,不同品种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存在差异。以6个普通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北京市郊区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溉处理为对照,分析干旱处理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速率(Pn)和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处理下不同品种玉米Pn降低幅度为京农科728(15.63%)相似文献   
2.
申繁24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以育种中间材料ZR213为母本、CR-3为父本,通过杂交、自交系统选择,结合香味基因分子标记辅助及稻瘟病鉴定选育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粳恢复系。该恢复系抗稻瘟病、有香味、配合力强,配组育成的‘申优24’‘紫祥优24’‘申优415’分别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秸秆源提取物在番茄上的适宜的喷施时期,以冬春茬日光温室番茄"皇家优秀"为试材,研究了秸秆源提取物不同施用时期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秸秆源提取物后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生长,番茄产量略有增加,其中T1(初花期)处理产量最高为8 190kg/667m2;喷施后番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T1(初花期)、T2(坐果期)和T3(果实膨大期)处理与CK相比,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59.2%、36.0%、39.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41.4%、37.3%、34.4%,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提高53.4%、17.7%和28.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和品质等指标,T1处理(初花期)是该试验条件下番茄种植中秸秆源提取物较适宜的施用时期。  相似文献   
4.
痕量灌溉在温室大桃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日光温室大桃为供试作物,以常规畦灌和滴灌为对照,研究第一代痕量灌溉系统在地膜覆盖和地表裸露两种条件下对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路埋深50cm且地膜覆盖处理,痕量灌溉比畦灌和滴灌分别节约灌水80.1m^3/667m^2和40.0m^3/667m^2,水分利用效率比畦灌和滴灌分别增加16.1kg/m^3和10.6kg/m^3,经济产量无显著差异;痕量灌溉管埋深5cm、地表裸露条件下,痕量灌溉此畦灌和滴灌分别节约灌水88.9m^3/667m^2和39.8m^3/667m^2,经济产量比畦灌和滴灌分别减少11.5%和25.3%。痕量灌溉在果树上应用时,宜地膜覆盖并埋深30cm。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京郊春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以黄瓜"中农1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沟灌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90443kg/hm2,与传统灌溉相比,增产8.6%,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11kg/m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次是膜上沟灌处理,与传统沟灌相比,增产7.5%,水分生产效率提高6.23kg/m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灌水带处理与传统灌溉相比,虽然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沟灌和膜上沟灌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是春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果树环绕式滴灌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水溶肥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于2012年5~12月在昌平区南邵镇营坊村昆利果品基地布设环绕式滴灌条件下“芭田”、“圣诞树”两种水溶肥处理,以常规树盘灌溉作为对照。在苹果树生长关键期灌水施肥,由苹果长势、产量及品质来筛选出果树滴灌施肥条件下适宜的水溶肥。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果树环绕式滴灌比常规灌溉节水90.6m3/667m2,节水57.2%,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综合灌溉量、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圣诞树”是果树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适宜的水溶肥。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杂交粳稻申优693(申6A/R693)的父母本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黄淮及长江流域粳稻区重要的病害。由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人工接种抗性鉴定比较困难,利用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对提高抗性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来自籼稻抗源Modan的Stv-bi是水稻育种中广泛应用的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本研究设计了与Stv-bi紧密连锁的SSR及STS分子标记,用3个抗条纹叶枯病混合群体F30718(圣稻13/镇稻88)、F50701(武优34/T022//圣稻806)、F60702 (V6/T022//镇稻88)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和田间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其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9.3%、87.7%和91.8%。表明这些分子标记可以用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北方地区设施叶用甘薯适宜种植密度,兼顾采摘难易和效益,在留有采收空间的前提下,设置6个密度(12万、15万、18万、21万、24万和27万株/hm2),研究其对叶用甘薯茎尖性状、采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2万株/hm2处理相比,15万、18万、21万、24万和27万株/hm2处理下,总采收量分别显著增加14.9%、19.4%、25.7%、20.5%、16.4%,21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的增加源于平均采收茎尖数的增加,其中单次采收茎尖数的增幅在采收前期和中期较大,采收前期茎尖产量的增幅高于后期。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个茎尖平均鲜重逐渐降低,主要源于采收茎尖基部茎粗的降低。各处理下叶用甘薯净效益均较12万株/hm2处理增加,以21万株/hm2处理的净效益最高,增幅达30.1%。综合考虑,为兼具采摘和生产功能,在设施留有30 cm采收空间的条件下,种植叶用甘薯推荐21万株/hm2的密度,3行为一生产单元,留出采收空档,参考株行距18 cm×17 cm。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上海优质粳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具体对策为:进一步优化茬口布局,推进用养结合型稻田农作制;实现优质水稻品种创新和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提升;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积极推进现代农机农艺应用,提升绿色水稻产能水平;实施地产稻米品牌战略,促进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