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由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在甘肃发生危害,造成部分品种植株枯死,严重减产。为筛选防治玉米藤仓镰孢茎腐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4种杀菌剂对藤仓镰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12.5%戊唑醇EW、75%肟菌·戊唑醇WG和70%丙森锌WP对藤仓镰孢菌菌丝的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该菌毒力最强的杀菌剂是12.5%戊唑醇EW,其EC_(50)值为0.0831μg/mL;较强的是10%苯醚甲环唑WG和75%肟菌·戊唑醇WG,其EC_(50)值分别为0.2927μg/mL和0.3914μg/mL;70%丙森锌WP和75%百菌清WP的毒力相对较强,EC_(50)值分别为0.6404μg/mL和0.7487μg/mL;2%春雷霉素AS毒力最弱,EC_(50 )值为45.6161μg/mL。玉米藤仓镰孢菌菌丝生长对75%肟菌·戊唑醇WG、0.3%四霉素AS、80%代森锰锌WP和2%春雷霉素AS的敏感性相对较强,对75%百菌清WP、77%氢氧化铜WP和50%烯酰吗啉WG的敏感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吴之涛  李卓  张莉 《北方园艺》2016,(11):119-122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室内苗期孢子悬浮液灌根接种和田间土壤接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市场销售的23个黄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室内鉴定试验中,高抗品种3个,占13.0%;抗病品种5个,占21.7%;中抗品种9个,占39.1%;感病品种6个,占26.1%。田间鉴定试验中,高抗品种2个,占8.7%;抗病品种8个,占34.8%;中抗品种10个,占43.5%;感病品种3个,占13.0%。试验表明,供试的23个黄瓜品种中有10个品种属于高抗或抗病,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基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侵染规律、致病与抗性机制及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学者对玉米茎基腐病病原种类、侵染规律、致病机理等方面的学术观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侵染规律和抗性机制方面的内在联系,并对今后玉米茎基腐病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该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芦笋的养分需求规律,研究分析了北方芦笋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芦笋茎、根、鳞芽盘中N、P、K含量在采收期总体呈下降趋势; N、K含量总体上的分布特点为:茎鳞芽盘根,P含量在采收期表现为茎根鳞芽盘。总体上芦笋全株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 Mn Zn Cu,且Zn、Cu含量为地上部地下部,Mn、Fe两种元素的含量则表现为地下部地上部,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芦笋N、P、K三元素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微量元素Zn、Fe、Mn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除Cu元素外,其他微量元素间均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玉米种子携带病原菌是玉米发病的重要初侵染源,直接影响玉米的生产。对玉米种子携带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检测方法以及引起的主要病害方面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对玉米种传病害提出防治对策,提出尚未明确和亟需研究的问题,为玉米种传病害的预防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的综合效应对蒙古黄芪光合特性、有效成分和产量的调控机理,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于2019—2020年在绿洲区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种植密度(180 000、240 000、300 000株·hm-2,分别记作D1、D2、D3)做主区,施氮量(0、40、80、120 kg N·hm-2,分别记作N0、N1、N2、N3)做裂区,测定蒙古黄芪生育期内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征、有效成分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的互作效应对黄芪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产量和黄芪甲苷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N2D1和N2D3处理相比,N2D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产量、黄芪甲苷含量分别提高59.31%和38.88%、41.22%和15.18%、40.68%和7.22%、15.15%和10.52%、0.027和0.019个百分点。在相同种植密度下,与N0D2、N1D2、N3D2处理相比,N2D2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产量、黄芪甲苷含量分别提高75.18%、31.76%、17.79%,70.13%、22.28%、8.32%,39.36%、29.66%%、22.61%,144.66%、23.41%、20.47%,0.079、0.053、0.047个百分点。综上所述,氮肥施用量80 kg·hm-2(N2)结合种植密度240 000株·hm-2(D2)是最优栽培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蒙古黄芪光合特性、产量和黄芪甲苷含量。本研究结果为蒙古黄芪合理施肥与密植提供了技术参考,在黄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种植年限特殊药材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IlluminaNovaSeq高通量测序法和常规分析方法,分析了种植年限(0 a, 1 a, 4 a, 24 a)对根际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种植24 a后,土壤电导率、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年限。特殊药材连作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但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减少;连续种植24 a真菌α-多样性指数中ACE指数、Chao1指数显著高于种植1 a,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细菌群落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为优势菌门,Sphing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Xanthomonadaceae(黄单胞菌科)相对丰度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未知菌属RB41、Lysobacter(溶杆菌属)相对丰度呈下降趋势。土壤真菌群落Mortierellomycota(被孢霉门)、Ascomycota(子囊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为优势菌门,Mortierella(被孢霉属)相对丰度随种植年限增...  相似文献   
8.
2021年6月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自然感玉米鞘腐病的玉米植株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观察分析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致病菌株(QF-1RC)形态学结构与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一致。基于rDNA-ITS和微管蛋白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拟轮枝镰孢菌MN652651和FR997663的相似度达99%,结合形态学和与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将其定为拟轮枝镰孢菌。生物学特性观察发现,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弱酸弱碱环境下均有利于菌丝生长,全光照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快,不同C、N源对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一定的影响,D-纤维二糖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相对受限,在海藻糖和D-半乳糖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较多,硫酸铵培养基上病原菌生长相对受限,乙酸铵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最多,硝酸钠培养基上菌株产孢量较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在甘肃省的危害及防控策略,提出了诱杀成虫、杀灭卵和低龄幼虫、击倒高龄幼虫、人工捡拾蛹、保护天敌等化学和生物防控措施,分别针对陇南地区、陇东地区、中部干旱区及高寒阴湿山区、沿黄灌区及河西地区等不同生态区提出了生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同药剂对小茴香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有效防治小茴香根腐病的药剂并制订防治方法,选择5种药剂,采用药剂拌种和拌种+喷雾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25%精甲·咯菌腈和18%吡唑醚菌酯拌种处理对小茴香出苗安全,均能有效防治小茴香根腐病的发生,其中18%吡唑醚菌酯的防治效果优于6.25%精甲·咯菌腈。此外,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结合分枝抽薹期和开花期田间喷施杀菌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其中喷施20%氟酰羟·苯甲唑的防效优于32.5%苯甲·嘧菌酯和80%代森锰锌。由此可见,小茴香根腐病的防治宜采取药剂拌种结合早期田间喷雾的防治方式,选用18%吡唑醚菌酯拌种+20%氟酰羟·苯甲唑喷施对小茴香根腐病的综合防效较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