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为明确土壤来源的黄柄曲霉ASD次生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ASD发酵液的二氯甲烷粗提物进行纯化,运用核磁共振及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文献报道数据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验证鉴定结果;采用含药稀释平板法及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化合物对辣椒疫霉菌、大斑凸脐蠕孢菌和禾生刺盘孢菌等9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ASD发酵液中分离获得已知活性抑菌物质为sulochrin和4,5-二甲基间苯二酚。其中,sulochrin对辣椒疫霉菌、大斑凸脐蠕孢菌和禾生刺盘孢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5-二甲基间苯二酚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两者对灰葡萄孢菌、玉蜀黍尾孢菌和新月弯孢菌等6株致菌抑菌效果不明显或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制了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 (Burkholder 1930) Dowson1939]检测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法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标记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多克隆抗体,将金标抗体喷涂在结合垫上,将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抗体和羊抗兔二抗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作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制成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检测试纸条.用试纸条检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的结果表明,制备的试纸条特异性好,与其他常见植物病原细菌等无交叉反应,对黄瓜叶片中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6 cfu/mL,能在5~15 min内快速检测出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适合田间现场快速检测黄瓜细菌性白枯病病菌.  相似文献   
3.
在室内人工设置条件下,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辣椒菌核病病菌子囊盘的发育历程,探讨了菌核大小、营养条件、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子囊盘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菌核病病菌子囊盘的发育历期可分为针状期、膨大期、漏斗期和平盘期,持续时间1~30 d。菌核的大小是影响子囊盘直径和发育历期的内在关键因素。前期4℃低温处理可显著提高菌核萌发率。菌核在15~25℃范围内均可萌发产生子囊盘,最佳温度为20℃。菌核必须在光照下才可萌发形成子囊盘,但长期光照亦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营养物质和紫外光照射无法有效促进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兴安县是广西毛竹大县,黄脊竹蝗是毛竹生长过程中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兴安县黄脊竹蝗危害成灾。从当地实际出发,分析了竹蝗危害成灾的发生原因,并探析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全县毛竹产量和质量,更好地保护当地毛竹产业。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葡萄炭疽病菌种类和遗传特征,给深入研究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不同地区的26株葡萄炭疽病菌通过形态学和r 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及同源性研究。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病菌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将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上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利用Clustalx 1.83和MEGA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病菌菌落为白色或灰白色,菌丝呈绒状或絮状,分生孢子为圆柱形或圆筒状,单孢,无色;测得病菌ITS序列为500 bp左右,鉴定病原均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不同地区葡萄炭疽菌的r DNA-ITS序列同源性高,亲缘关系比较近,但是各菌株间存在着遗传差异,并且菌株之间差异与地理来源和品种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从暗黑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PY-1菌株发酵液中分离鉴定抑菌活性产物,评价其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的抑制作用,为该菌株及其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应用提供依据。PY-1菌株发酵液经二氯甲烷萃取,减压浓缩获得抑菌粗提物,稳定性测定结果显示,避光条件下,15℃~65℃、p H 6~10、4℃或常温保存6个月,抑菌活性稳定。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技术,对抑菌粗提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2种抑菌活性组分;采用ESI-M S、1H NM R、13C NM R等波谱分析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结构鉴定,2种活性组分分别鉴定为5-乙酸环已基酰亚胺(5-acetoxycycloheximide)和环己酰亚胺(cycloheximide)。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2种组分的抑菌活性,不同浓度(10~4ng·mL~(-1)、10~2ng·mL~(-1)、1 ng·mL~(-1))的5-乙酸环已基酰亚胺和环己酰亚胺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分别为92.59%、86.30%、64.81%和97.04%、91.85%、84.07%。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沈阳地区‘香悦’葡萄褐斑病流行规律进行初步研究, 认为葡萄褐斑病发生和流行与生育期、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经过对比分析, Logistic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沈阳地区‘香悦’葡萄褐斑病病情指数增长情况。经Logistic模型推导, 该病指数增长期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逻辑斯蒂期时间为7月上旬至9月中旬, 衰退期时间为9月中旬以后, 其中指数增长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 该病指数增长期积温为0~994.2 ℃; 逻辑斯蒂期积温为994.2~3 159.2 ℃; 指数增长期累积湿度为0~3 344.03%, 逻辑斯蒂期累积湿度为3 344.03%~10 439.1%。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植物病原细菌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简要介绍并比较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在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不同鲜食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甘肃省不同鲜食葡萄品种进行了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以期为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室内接种试验和大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发现,供试的10个葡萄品种中“京亚”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强,“瑞必尔”和“火焰无核”的抗性最弱;从发病时间来看,抗性与发病时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抗性越强发病越晚;田间调查结果表明,34个鲜食葡萄品种可分为3类,其中“京亚”等16个品种属于抗病品种,“红地球”等10个品种属于感病品种,“瑞必尔”和“京秀”等8个品种为高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0.
辣椒根腐病菌-尖镰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尖镰孢菌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致病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尖镰孢菌具有致病性,回接症状与田间一致;PDA为病菌培养的最适培养基,病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pH值为3~12.病菌均能生长,最适pH范围为6~8.以麦芽糖为碳源病菌生长最快,D-半乳糖最慢;以赖氨酸为氛源病菌生长最快,甲硫氨酸为最慢.总体上,孢子萌发和病菌生长对温度、酸碱度、营养物质要求基本一致,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