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26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提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开放型双语人才是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也是未来高校教育所面临的严峻任务。为此,目前各大学都在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作者根据自己从事生态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就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双语教材选择、双语多媒体课件制作、双语教学方法与技巧和双语考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一起220 k V复合绝缘子发热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故障发现的过程,并根据精确测温结果判断绝缘子棒芯劣化。进行模拟试验及解剖检查,确定了判断的正确性。提出来一系列防范措施,为类似缺陷的发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养分关系,是一种既互利又竞争的复杂关系。通过构建初级生产者-分解者系统的养分流动模型,分析分解者增长受碳限制或受养分限制的判断标准。在假定整个系统封闭的前提下,讨论初级生产者与分解者实现共存并保持长久稳定的条件:一是分解者必须受碳限制,这要求分解者较之初级生产者对养分吸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二是矿化系数与碎屑化系数之比(a41/a23)要足够大于在初级生产者中的碳/养分与在分解者中的碳/养分之比(α/β)。这表明,从化学计量论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的持续和稳定,对碳/养分之比和植物与微生物的竞争能力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用链条法测定地表糙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规测定地表糙度的方法既费人力又较昂贵。本文作者发明了一种滚轴式链条的方法来测定地表糙度。由此法取得的糙度位与由并联针状糙度计测得的糙度位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结果证明了链条法对地表糙度的敏感性。文中还建立了由链条法测定糙度K_r(常用于风蚀方程WEQ)的预测方程。该法费用低、快速、易于使用且不需专门培训和特球技术,实为糙度测定的一种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研究生课程“森林水文学”的教学仍在延续该课程本科教学“大而全、多而浅”的问题,从开展专题讲座式双语授课、激发互动型教学讨论、观摩参与式实践培训和综合开放性学习考核等方面,提出对研究生课程“森林水文学”进行综合教学改革的措施,使其教学向“小而精、少而深”方向发展,以培养研究生主动求知、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科研精神和能力,从而为研究生选择和从事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以及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和科研开发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土壤团粒分形维数及其与团粒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为防止土壤退化及减少土壤侵蚀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黄土残塬沟壑区,利用分形理论对刺槐纯林、油松纯林、侧柏纯林3种纯林和油松×刺槐、油松×侧柏、油松×狼牙刺3种混交林林地及天然草地土壤表层团粒的分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刺槐纯林土壤团粒分形维数最小;0~10 cm土层土壤分形维数为2.252 5~2.757,与>5 mm和0.5~2 mm两粒级土壤团粒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其他粒级土壤团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10~20 cm土壤团粒分形维数为2.5294~2.7017,与>5 mm粒级团粒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与其他粒级土壤团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土壤团粒分形维数与粒径>0.25mm土壤水稳性团粒总量、稳定性系数、重量平均粒径、几何平均粒径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针对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的侧柏、油松和落叶松等针叶纯林,在前期关于土壤极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林地腐殖质层土壤与7种不同牧草枯落物进行混合分解培养,研究不同牧草枯落物对针叶纯林土壤的修复效应,以此作为选择适宜修复牧草种的依据。结果表明:(1)针对侧柏纯林土壤,苜蓿等7种牧草对于速效钾含量,苜蓿、胡枝子、沙打旺、小冠花和草木樨对于蛋白酶活性的负向极化具有显著缓减作用。(2)针对油松纯林土壤,7种牧草对于碱解氮含量,毛苕子、苜蓿和草木樨对于有效磷含量,苜蓿对于蔗糖酶活性的负向极化均有显著缓减作用。(3)针对落叶松纯林土壤,胡枝子和红豆草对于碱解氮含量,苜蓿、红豆草、小冠花和毛苕子对于有效磷含量,除苜蓿和毛苕子外的其他牧草对于有机质含量,苜蓿以外其他牧草对于磷酸酶活性的负向极化均具有显著缓减作用。(4)综合主成分分析表明,对侧柏纯林土壤综合修复效果较好的依次是沙打旺、小冠花、胡枝子和毛苕子;对于油松纯林土壤综合修复效果较好的依次是苜蓿、小冠花和草木樨;对于落叶松纯林土壤综合修复效果较好的依次是苜蓿、草木樨和红豆草。  相似文献   
8.
<正>在北美的农业中已经建立了水土保持耕作制度,大部分耕作制度包括利用地面上的前期作物残茬来保护土壤兔受风力和水力侵蚀.作物残茬量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残茬干物质重.残茬覆盖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给文水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山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和县域地貌类型,编制了文水县水土保持区划。区划分为:西部土石山地轻中度侵蚀区和东部冲积洪平原微度侵蚀区2个一级区,西部基岩中山水源涵养区、中部土石低山土壤保持区、中部山前倾斜平原生态维护区、东部冲洪积平原人居环境维护区4个二级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工纯林的长期连续生长或连栽所引起的土壤性质极化是导致土壤退化和影响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防治的根本途径是引入种间关系协调的其他树种形成针阔混交林。该研究针对陕北半湿润黄土丘陵区的针叶纯林,通过野外采集典型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和不同针阔树种当年枯落叶后进行室内混合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受自身枯落叶的影响,油松林地土壤会向偏碱化、土壤贫养(缺N)化和富啡酸含量减少的负向极化,最适宜引入的树种是小叶杨、辽东栎,其次为白桦,而刺槐不适宜;落叶松林地土壤会向偏碱化、土壤碱解N和速效K的缺乏及细菌、真菌数量减少的负向极化,最适宜引入的树种是小叶杨,其次为刺槐,而白桦和辽东栎不适宜;侧柏林地土壤会向土壤胡敏酸含量减少、部分酶酶活性降低和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的负向极化,最适宜引入的树种是小叶杨和辽东栎,而白桦和刺槐不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