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其特点为危害重、分布广、难防治,每年对大豆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种植大豆抗性新品种是防治SCN目前最为有效的措施,研究大豆对SCN侵染的应答机制,是培育大豆持久抗病品种的前提,对加快抗线虫品种选育及SCN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大豆对SCN侵染的组织细胞学应答机制;介绍了大豆在SCN侵染后酶系变化及酚类代谢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从分子水平阐明了SCN侵染后大豆的基因转录变化,差异蛋白及DNA甲基化的应答机制,以期为大豆胞囊线虫病害的进一步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疫霉根腐病由卵菌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引起,是一种大豆生产上危害非常严重的病害。大豆对疫霉菌的抗性表现有2种,一种是由单位点显性基因Rps控制的完全抗性,对大豆疫霉菌小种具有特异性,另一种为多基因控制的部分抗性,由数量性状位点控制,对所有大豆疫霉菌小种具有广谱抗性。迄今已定位、鉴定了26个单位点Rps基因,分别分布在第2(1个)、3(12个)、10(1个)、13(4个)、16(2个)、17(1个)、18(4个)及19(1个)条染色体上。其中,Rps1k提供了最稳定的PRR抗性。尽管在Rps2等位点区域检测到了抗病基因簇,但至今仅从Rps1k位点分离出了功能基因Rps1k-1和Rps1k-2,二者均为CC-NBS-LRR类型基因,且在细胞内可重组形成Rps1k-3。单位点基因的PRR抗性一般能维持8~15年左右,QTL控制的PRR抗性则较稳定、持久。有待不断发现新的PRR抗性资源和鉴定新的抗性基因,以及阐明大豆抗PRR的遗传与分子机制以长期、有效地防治大豆PRR。本文主要针对大豆的PRR抗性研究,尤其是近年在多个新Rps基因的鉴定、相关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及蛋白质组学上的研究,以及影响大豆PRR抗性的基因功能鉴定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氯化胆碱对小麦幼苗叶片在渗透胁迫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200,400,600,800mg/L氯化胆碱(CC)分别处理(喷施)两叶期小麦幼苗,均可显著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且以400mg/L CC处理较优(最多可比对照降低75%)。用400mg/L CC处理二叶期小麦幼苗12h后再用20%PEG6000胁迫,每隔一定时间检测小麦叶片脯氨酸(Pro)、叶绿素、蛋白质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相对含水量(RWC)及叶片膜相对电导率,以及检测PEG胁迫24h后小麦叶片质膜ATPase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经CC处理的小麦幼苗叶片Pro、叶绿素、蛋白质的含量和RWC均比对照高,而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比对照低,且这些效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CC处理过的植株质膜ATPase活性地高于对照植株。上述结果表明,CC可有效缓解渗透胁迫对植物的损伤,提高植物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渗透胁迫下氯化胆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PEG6000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对受15%PEG6000胁迫的小麦种子的萌发及根、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以60mg/L CC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该浓度下,平均根长及平均芽长分别可提高14.6%和12.9%,总鲜重可提高17.7%,根/芽比值及萌发率也有所提高,但对生根数无多大影响。同时,CC可使小麦种子α-淀粉酶的活力提高28.0%,使培养介质电导率增长率显著降低,还可使POD活性上升幅度低30.6%。表明,CC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与提高α-淀粉酶酶活力、降低萌发种子中电解质外渗量及降低POD活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大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大豆根腐病对生产的危害,笔者介绍了引起大豆根腐病的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镰刀菌(Fusarium spp.)、腐霉菌(Pythium sp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生物学特征和流行规律,以及目前国内外大豆根腐病抗病基因的鉴定、克隆及其在大豆抗病育种上的应用。此外,笔者还综述了中国大豆根腐病抗(耐)病的种质资源,以及大豆根腐病菌生防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并总结了大豆根腐病的不同防治措施。本综述将为大豆抗根腐病的分子机制及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寄生线虫效应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植物寄生线虫是一类专性活体营养寄生物,在植物根部维管束细胞附近诱导形成取食位点,与植物形成稳定的寄生关系,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植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为长期、有效地防控植物寄生线虫,对线虫寄生、致病机制及其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模式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效应子在线虫整个寄生阶段中起着关键作用。近些年,线虫效应子的鉴定、功能、线虫效应子与植物相互作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主要针对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模型、植物寄生线虫效应子鉴定、功能及线虫效应子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7.
(+)ABA及anti-ABBP PAbs对小球藻异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球藻(Chlorella)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是一种良好的单细胞蛋白源,同时,还是多种贵重化学试剂和药物的来源[1],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