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31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陇中旱地全膜垄沟马铃薯和蚕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选地整地、起垄覆膜、品种选择、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治、适时收获、翻耕、残膜清除等方面总结了陇中旱地全膜垄沟马铃薯和蚕豆间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长期试验研究和技术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集成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种子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有些植物具有很高的利用和观贯价值,但资源分布不均,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引种可以丰富区域生物的多样性.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把在集安市露地栽培表现良好的引种栽培植物进行整理,共有45科、120种.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现状及增产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甘肃省粮食生产能力及其进一步提高的途径,对未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近10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等数据资料,探讨了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阐明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潜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在近10年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著线性相关(P<0.01);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波动上升,但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对粮食总产量无显著影响,单产提高是引起粮食总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保障甘肃省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而提高旱地粮食单产则是实现甘肃省新增25亿kg粮食的主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间套作是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和农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半干旱旱作区发展间套作,必须选择基于水分承载力的模式。【方法】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测定全膜覆盖垄沟种植马铃薯单作(PM)、马铃薯蚕豆间作(PF)、马铃薯豌豆间作(PS)和马铃薯扁豆间作(PH)的土壤温度、土壤贮水量、作物产量等指标,计算耗水量、经济收益和水分经济收益率,明确其产量和水分效应,并评价其农田水分持续性。【结果】间作有利于缓解6—7月份的高温胁迫,在2012—2014年,PF、PS和PH处理在该时期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较PM处理下降0.8—3.6℃、0.4—2.8℃和0.8—1.8℃。间作促进作物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在干旱和平水年的耗水深度达200 cm。与马铃薯单作相比,PF处理使花前耗水增加41.6—131.7 mm,而使干旱(2011)和平水年份(2012)的花后耗水分别减少48.6 mm和34.3 mm;PH同样增加了花前耗水,但花后耗水量和单作处理无显著差异;PS的花前花后耗水量介于二者之间。PH的经济收益和水分经济收益率最高,分别较马铃薯单作增加了29.8%—51.4%和19.8%—24.0%。4个处理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在4年期间增加了100 mm以上,表明全膜覆盖条件下马铃薯和豆科作物间作种植,对土壤水分的年际平衡无显著负影响。【结论】PH能够降低6—7月高温期间0—25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增加马铃薯花后耗水量,增产效果显著,并对土壤水分持续性无明显负面影响,可作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较为理想的间作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氮素对小麦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和能量转化特性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LI-6400光合仪和Mini-PAM型便携式荧光仪检测不同氮素水平对旱地(定西35号,耐旱)和水地(宁青4号,不耐旱)小麦幼苗光合与荧光及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结果表明,耐旱品种对氮素处理比较敏感。耐旱和不耐旱小麦幼苗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电子传递速率(ETR)、胞间CO2浓度(Ci)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气孔限制值(Ls)对3个氮素水平的响应基本一致:2个品种N15(15mmol.L-1)处理的Pn、Gs、ETR显著高于N5(5mmol.L-1)和N30(30mmol.L-1)处理;N5处理的Ci和qP高于N15和N30处理,且3个氮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N30处理的Ls高于N5和N15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2个品种的PSⅡ总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和IWUE对3个氮素的响应不同:水地品种N15处理的Yield和N30处理的IWUE最高,而旱地品种N5处理的Yield和N15处理的IWUE最高。  相似文献   
7.
京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是一种优美的早春观赏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原产于华北地区,在我国黑龙江省有部分野生分布,东北大部地区有人工栽培,是观花、观干及观树皮的小乔木。集安市80年代初从辽宁引进栽培,由于开花较早,并且到了冬季树皮红色光亮,深受市民的喜爱,被确定为第三代开发树种,现广泛地应用于园林和四旁绿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又名首乌、夜交藤、赤首乌、首乌藤。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资料记载:野生何首乌主产于我国河南、湖北、安徽、四川一带。现代人工种植技术以贵州省和江苏省的广植技术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冬小麦水分调亏效应进行了研究。设置3个施肥处理:不施肥(F0)、施复合肥(F1)和复合肥+有机肥配施(F2);2个水分处理:充分供水(W:75%FC)和水分调亏(D:50%FC~55%FC)。研究表明,在孕穗期,相同施肥条件下,调亏处理冬小麦的叶面积、株高和叶绿素均显著小于未调亏处理。到花期时,各水分调亏处理的叶绿素量与未调亏没有显著差别。F2处理的水分调亏小麦的叶面积和株高与未调亏小麦没有显著差别;F0和F1处理的水分调亏小麦的叶面积和株高均显著小于相应未调亏处理小麦。在拔节期,F0处理的水分调亏小麦的光合速率显著低于未调亏处理;F1和F2处理的水分调亏小麦的光合速率与未调亏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但复水后,到抽穗期,F2处理的水分调亏小麦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未调亏处理,表现超补偿效应。但F0和F1处理的水分调亏小麦的光合速率和未调亏小麦相比没有显著区别。抽穗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F0和F1处理的小麦,返青-拔节期水分调亏对产量有显著负效应。F2的调亏处理小麦的产量没有受到影响;在干旱条件下,F0和F1处理的小麦,返青-拔节期水分调亏对产量没有影响,但F2处理的水分调亏小麦的产量显著高于未调亏处理的小麦。在相同施肥条件下,水分调亏处理小麦的稳产性均高于未调亏处理小麦。在各调亏处理中,F2处理小麦的稳产性最高,F1处理小麦次之,F0处理小麦的稳产性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东北红豆杉是一种贵重的经济植物,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渐危植物。自2001年在集安市被开发利用以来,现在炒的纷纷扬扬,价格飙升。近几天,笔者进行外业调查来到大山深处的林中,实地察看野生东北红豆杉在我市的分布及生长情况时,却发现野生东北红豆杉的保护状况并不乐观,遭到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