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8篇 |
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5篇 |
农学 | 43篇 |
基础科学 | 25篇 |
163篇 | |
综合类 | 149篇 |
农作物 | 23篇 |
水产渔业 | 28篇 |
畜牧兽医 | 21篇 |
园艺 | 26篇 |
植物保护 | 2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40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5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分析了2010年河北省参加黄河区域试验的中熟常规棉花品种在试验中的产量、质量和抗病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较对照(中植棉2号)增产幅度小或减产,纤维品质指标整体较对照降低,但各参试品种均为耐黄萎病品种。同时,提出了利用高产、优质抗病材料改进常规育种方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养猪业地位的确立及产生原因分析(待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畜牧业的地位,由早期新石器时代种和养并重的格局,逐渐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局面。而养猪业在整个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则经历了早期猪为主畜,逐渐演变成为纯粹辅助地位的局面。古代养猪业在养殖业中辅助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历史自农业和畜 相似文献
3.
大凡探讨黄河农业文明起源的历史地理背景,黄河、黄土、洪水、东亚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和中国地形的三级阶梯等地理要素,总要在不同程度上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角度.这些因素的确有助于理解黄河农业文明的起源和特点.但由此也引申出了如下两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一,如何进行黄河流域内不同区系地理背景比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和北部特早熟棉区不同生态环境的布点试验,正确评价棉花参试品种的纤维品质及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纤维品质的差异.为综合评价参试品种、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山西省绒山羊生产基地的发展概况、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山西省23个绒山羊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沿黄河流域的吕梁山脉.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地广人稀,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比较差.2004年基地县总人口347.2万,其中农业人口297.8万,是国家级、省级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基地县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地下基本上没有矿产资源,经济落后;二是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草地资源.23个基地县有天然草地80万hm^2,占到全省牧草总面积的21.5%,非常适宜发展以绒山羊为主的草食动物.
……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具有自然再生和社会再生、水量再生和水质恢复等四种类型。本文根据水资源可再生性基本涵义建立了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一般指标体系 ,并运用TOPSIS法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黄河流域主要产水区域如龙羊峡以上、湟水流域、洮河流域和渭河流域等都是水资源可再生性相对最强或较强的区域 ,北洛河流域是最弱的区域 ,其余属于中等或者较弱区域。 相似文献
8.
随着黄河流域内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水体,黄河受到日益加剧的污染,水体功能降低甚至丧失,黄河流域面临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严重的双层危机。概述了黄河各流域分区主要蓄水现状及流域内各省区用水情况,对黄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了污染加剧的原因,提出了有效改善黄河水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扎西 《新农村(黑龙江)》2014,(20):187-187
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退耕还林又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根治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的治本之策。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面临着退耕还林补偿期满后的补偿问题,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来,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河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急剧增加,黄委、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监督执法,与各生产建设单位一道,使本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水土保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逐步落实到位,水土保持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大量涌现。面临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规模经济开发给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河地区本来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巨大压力。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握新形势、顺应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全力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一要根据形势需要,实施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二要根据依法行政要求,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水平;三要根据现代企业标准,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履行好水土保持法律职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