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3篇
  免费   16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68篇
  26篇
综合类   482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水体营养水平及附着藻类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水体营养水平及附着藻类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选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作为研究对象,在4种水体营养水平下进行42 d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中营养及富营养处理组苦草的相对生长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附着藻类生物量与贫营养及重富营养处理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贫营养处理组苦草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苦草氮磷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水体营养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且贫营养及中营养处理组与富营养及重富营养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水体叶绿素a含量差异不明显。表明在中营养(TN=0.8 mg/L,TP=0.08 mg/L)条件下,苦草的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苗药小血藤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苗药小血藤高、中、低剂量组(3.75、1.875、0.937 5 g/kg),给予相应药物1次/d灌胃给药,连续7 d。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试剂盒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小血藤水煎液各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大鼠脑组织匀浆中所含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HE染色发现,小血藤水煎液各剂量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MCAO大鼠海马区病理损伤。结论 小血藤水煎液对MCAO导致的脑缺血大鼠可以减少梗死面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对缺血造成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小血藤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分析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叶片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葡萄粒径及葡萄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 a生"红地球"葡萄为供试材料,设置萌芽期水分胁迫(GS)、新梢生长期水分胁迫(PS)、开花期水分胁迫(FS)、果实膨大期水分胁迫(ES)、着色成熟期水分胁迫(CS)5个水分胁迫处理,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CK)为对照。[结果]与CK相比,各水分胁迫处理都会使葡萄叶片Pro含量升高;CK处理会抑制葡萄叶片MDA含量的增加,且PS处理的葡萄叶片MDA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处于升高状态;CK处理葡萄叶片SOD活性比胁迫处理高,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均对葡萄叶片POD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复水之后POD活性有所不同。各处理葡萄纵径和横径均历经两个膨大高峰期,GS处理有利于葡萄粒径的增长;ES处理不仅显著降低葡萄产量,且严重影响葡萄单粒重,影响外观品质;GS处理产量最高,故萌芽期水分胁迫不会导致葡萄减产,而在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期进行水分胁迫则会严重减产。[结论]水分胁迫增加了葡萄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抑制了葡萄叶片中SOD及POD的活性;在葡萄的萌芽期进行水分胁迫产量最高,比CK增加了8.77%。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铁炮百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铁炮百合离体苗为材料,在35℃高温胁迫下,分别在2、4、6、8、10d对铁炮百合组培苗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丙二醛含量增加,35℃高温胁迫6d,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但6d后,各指标明显开始下降.说明:35℃不间断胁迫6d对铁炮百合植株产生了不可逆的的热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棉花耐黄萎病品种中棉41和感黄萎病品种冀棉11为材料,通过测定黄萎菌诱导前后活性氧积累及保护酶系活性的变化,研究其与棉花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黄萎菌后36h,2个品种的棉花叶片O2-产生速率均达到高峰,而中棉41O2-产生速率明显高于冀棉11;同时,叶片内丙二醛(MDA)的含量也均达到一个高峰,中棉41中MDA含量高于冀棉11;在接种后24h和36h,冀棉11和中棉41棉花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达到一个高峰,且冀棉11变化幅度大于中棉41;对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接种后24h,2个品种均达到一个高峰,但是耐病品种中POD活性增加幅度不及感病品种。在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的过程中,活性氧和保护酶系参与不同的抗性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低温处理后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成虫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受到低温胁迫后体内CAT、POD和SOD分别在10 ℃和-2 ℃出现两个高峰,酶活性总体水平高于对照。-2 ℃时,3个处理时间的CAT、POD和SOD活性最高,其中,CAT、SOD活性差异性显著。由于各种酶的特性不同,它们对低温应激处理时间的反应亦不同,SOD在处理12 h时酶活性最高,而CAT与POD在24 h时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基于龙茭2号茎部不同发育阶段及不同部位相关保护酶活性变化,比较分析了茭白茎部发育过程中活性氧的变化.龙茭2号茎部横切面及纵切面的NBT染色观察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主要分布在茭白茎部维管束周围,发育早期茎部尖端染色较深.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检测分析发现,龙茭2号3个不同部位中SOD及POD的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发育早期和后期保护酶活性较高,中期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配方施肥对桔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桔梗在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盆栽正交试验设计,对桔梗叶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配方施肥对桔梗抗氧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氮、磷、钾配比合理时,丙二醛含量较低,膜伤害度较小,抗氧化酶SOD、CAT、POD 活性最高。最佳施肥配比为 N 0.15 g/kg、P2 O50.2 g/kg、K2 O 0.25 g/kg。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农药对水生生物的毒理效应。[方法]采用静水法研究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Chironomussinicus)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分别设定不同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暴露试验,于48h时测定摇蚊幼虫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在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处理摇蚊幼虫后12h后,不同浓度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在48h时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加,存活率F降。烯草酮、氯氰菊酯和2-4D丁酯对中华摇蚊幼虫48h的LC。分别为1.842、0.150和1.999mg/L,氯氰菊酯对中华摇蚊幼虫的毒性最高.其次为烯草酮,2-4D丁酯毒性最低。烯草酮对中华摇蚊幼虫组织SOD含量有明显影响.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2-4D丁酯对组织SOD含量有明碌影响.但未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而氯氰菊酯对组织SOD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为水体污染监测和水环境中农药的残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采用人工土壤试验法,检测在不同 Pb 浓度土壤中赤子爱胜蚓( Eisenia fetida)SOD 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染毒第5天时,受到低浓度 Pb胁迫的蚯蚓体内 SOD活性降低,而受到高浓度 Pb胁迫的蚯蚓体内SOD 活性不同程度的升高。染毒第15天时,蚯蚓体内 SOD活性随土壤中 Pb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