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完全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畜牧兽医 | 31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氯霉素间接竞争ELISA(ci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以人工合成的氯霉素-牛血清白蛋白(CAP-BSA)为包被抗原,氯霉素(CAP)为竞争半抗原,两者与一定量的抗CAP-McAb反应。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质量浓度为1.25mg/L,抗CAP-McAb稀释倍数为1∶12000,酶标二抗稀释倍数为1∶5000,最适检测范围为1-100μg/L,最小检测为0.1μ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62%和5.19%。得到回归方程(y=1.2730-0.6745x,r^2=0.9779)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快速定量测定CAP含量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 相似文献
2.
草坪植物的逆境效应及质量评定标准研究报告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确定了草坪草的活动温度界限、植物体蛋白和叶绿素合成所需水分的定量范围、直播建坪的播量计算方法及草坪质量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牦牛放牧强度与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分析牦牛放牧强度对小嵩草(Kobrecia parva)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个体增重的年度变化呈正相关;在牦牛放牧条件下,优良牧草比例年度变化是评价小嵩草高寒草甸放牧价值的直接度量指标;而相似性系数和草地质量指数的变化与牦牛生产力没有明显的联系,只能指示植物群落整体的相对变化程度;当放牧强度为1.86头/hm2时,能维持优良牧草比例和牦牛年度增重,是保持小嵩草高寒草甸不退化的适宜放牧强度. 相似文献
4.
5.
上海市畜禽粪便综合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十几年来,上海市畜禽粪便综合治理走过了“还田-工业达标-综合利用(生态还田)”的道路。通过分析上海市畜禽粪便综合治理技术路线的革新与实践,剖析了技术工艺方案的变化原因,明确提出今后应采用现代生态科学的研究成果,把畜禽粪便综合治理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标记应用于绵(山)羊群体遗传分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对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随机样本分别进行14个结构基因座和7个微卫星标记的遗传检测,比较由两种遗传标记获得的群体基因平均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及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根据两种类型的基因频率资料,计算3个群体间的标准遗传距离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由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获得的群体基因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显著大于结构基因座获得的,但在三群体中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由结构基因座资料计算的3个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为0 0268~0 2487,微卫星标记资料计算的3个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为:0 2321~1 2313,绵山羊间显著大于绵羊群体之间。提示: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标记一致揭示3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同羊>湖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微卫星标记较结构基因座标记更能表达近缘种间进化趋异水平,可将FCB11、MAF33、AE101、FCB128及FCB304位点作为研究绵山羊近缘种间遗传分化的标志性位点。 相似文献
7.
兴凯湖梅花鹿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采用个体表型选择、单公群母配种和大群闭锁繁育等方法 ,并应用放牧饲养方式及其饲养管理、繁育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综合配套技术 ,经过 195 8~ 1975年的引种和风土驯化、舍饲、放牧等选育前 17年3个阶段的繁育 ,又经 1976~ 2 0 0 3年 4个世代的连续系统选育 ,由乌苏里梅花鹿育成了森林湿地草原型的2 0 2 5只兴凯湖梅花鹿 ,该品种具有体貌相对一致 ,体型较大 ,体质结实 ,鲜茸平均单产 2 6 4 4kg ,成品茸平均单产 0 94 2kg ,鹿茸短粗上冲 ,眉枝短小、肥嫩 ,鹿茸的优质率达 71% ,繁殖成活率高 (83% )和双胎率高(3 5 1% ) ,生产利用年限长 (12年 ) ,适应性强 ,遗传性能稳定 ,茸鲜重遗传力 0 36 ,重复力 0 5 7,世代间隔5 6年 ,公鹿种用年限 1 9年 ,母鹿 4 9年 ,放牧群体的数量规模大 :公鹿群每群 4 5 0~ 5 0 0只 ,母鹿群 35 0~4 0 0只 ,杂交改良效果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典型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8.
9.
用活力指标评价几种牧草的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采用一系列试验室和田间试验,以探讨催腐、电导、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根长等活力指标用于评价牧草种批质量和田间出苗率的适用性。供试牧草种为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苏丹草和老芒麦。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发芽率相比较,电导和催腐法可更为有效地预测2种豆科牧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划分光叶紫花苕的种批质量;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可更准确地预测苏丹草的出苗率;而发芽指数可更灵敏地划分老芒麦的种批质量。其他活力方法在评价其他质量指标方面未显示出优越性。讨论了影响活力测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rP基因表达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金黄地鼠P rP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选择其高度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对金黄地鼠各组织提取mRNA,经RT-PCR扩增,产物纯化后与pGEM-T-easy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后得到重组标准品质粒,对重组标准品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表明P rP基因保守区段已经成功克隆。将107~102拷贝/反应的重组标准品质粒进行荧光定量PCR,10次重复C t值平均分别为17.50±0.5、21.38±0.2、25.29±0.7、29.12±0.7、31.34±0.4、33.89±0.1,系统自动分析软件显示C t值与标准品浓度的对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为0.998。对动力学曲线分析表明,在该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下,该标准曲线的灵敏度为102拷贝/反应。荧光PCR P rP基因表达检测标准品质粒和标准曲线的建立,为检测P rP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和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