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维氏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渐已成为重要的人-鱼共患致病菌。文章简单介绍了其分类地位及常规和特殊的生物学性质,并进一步综述了该菌的毒力因子、鉴定方法、流行病学和疫苗研究。作为气单胞菌属的成员,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该属典型的毒力因子,如气溶素、肠毒素、一系列粘附因子、磷脂酶、丝氨酸蛋白酶和核酸酶等。目前,维氏气单胞菌的鉴定主要依靠生理生化方法,也有人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鉴定。维氏气单胞菌对水产动物有相当高的致死率,患有肝胆疾病的人感染后常常产生严重的后果,需要加强针对该菌所致疾病的诊断。在疫苗研究方面,有学者研究了口服疫苗和DNA疫苗,达到了一定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狐狸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通过生物学特性、16S rRNA基因和4种等看家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对分离自北京动物园死亡狐狸病变组织的1株细菌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小鼠致病力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培养特性、理化反应与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基本相同;根据16S rRNA基因和dnaJ、rpoD、gyrB、cpn60等看家基因的系统进化及其同源性分析,确定所分离的细菌与维氏气单胞菌属于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各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6%~99.9%。分离菌株对CD-1小鼠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其半数致死量为2.8×105cfu/只;对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14种抗菌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3.
从发病白缘(鱼央)病变组织分离纯化1株G-细菌,经过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和动物试验鉴定为气单胞菌属维氏气单胞菌,并编号为LA201001。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株对30种常用抗菌药敏感性。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LA201001对小鼠和白缘(鱼央)具有致病性,且耐药性较强,对强力霉素、四环素、复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卡那霉素等21种受试药物耐受,仅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5种受试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4.
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CY0806株气溶素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深入研究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毒力因子气溶素(aerA),本实验从框镜鲤A.veronii CY0806株中克隆aerA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诱导表达和检测.结果表明aerA基因全长1 471bp,编码490个氨基酸,CY0806株aerA与A.veronii EF620533.1株同源性为95%,与EF620533.1、AB109093.1和ET034117.1在同一分支;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33ku,理论等电点为5.90,摩尔消光系数为138 810,半衰期为30 h(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网状细胞),不稳定性系数为31.87,脂肪系数为71.86,总平均疏水性为-0.445; aerA蛋白具有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二级结构分析表明aerA蛋白结构比较复杂.本研究对aerA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veronii aerA的功能和诊断、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寻找防治鲟鱼病害的有效中草药药物。用水煎煮法提取天然物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试管法测定各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4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的最优组方。3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五倍子,其MIC为0.97 μg/mL;其次是地榆和黄芩,两者MIC均为1.95 μg/mL;马齿苋和苦参抑菌效果最差,MIC为250 μg/mL。选取五倍子、地榆、地锦草和连翘进行正交试验,其最优组方为1∶2∶4∶8,该组方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养殖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52株不同淡水鱼类维氏气单胞菌耐药表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细菌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共获得52株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52株维氏气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52株维氏气单胞菌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域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全部耐药;对阿米卡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8.08%、94.23%和84.62%;其次是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和恩诺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8.85%、71.15%和71.15%;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15.38%和11.54%;且所分离菌株均为多重耐药,分别为6重耐药、7重耐药、8重耐药、9重耐药和10重耐药。其中7重耐药和8重耐药分布最广,分别21.15%和40.38%。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明确家养观赏地图鱼的死因,筛选敏感药物。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纯化细菌后,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细菌主要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等方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分离出3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根据细菌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强致病性。3株细菌均对洛美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敏感,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克林霉素、甲硝唑等具有较强耐药性。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维氏气单胞菌、黏质沙雷氏菌的混合感染是家养观赏地图鱼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8.
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CY0806株OMPAⅠ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鉴定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吉林分离株合适的诊断或免疫用抗原,研究依据GenBank维氏气单胞菌外膜蛋白AⅠ基因(OMPAⅠ)设计引物,通过PCR成功扩增出长度为1 026 bp的基因片段,通过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AB2902300 OMPAⅠ的同源性为93%,与其他气单胞菌同源性大于80%;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的分子特征进行了预测,为OMPAⅠ可能做为诊断或免疫用抗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细菌菌影(Bacterial ghosts)是通过诱导PhiX 174噬菌体中裂解基因E在革兰氏阴性菌中的表达所获得的无细胞内容物的空细菌体.它保持了与活菌相同的膜蛋白成分、天然结构、细胞表面抗原等特性,是一种新型的死菌疫苗.为优化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菌影制备条件,本实验将带有庆大抗性的裂解基因E转入A.veroniiATCC35624株中,通过温度变化对其进行溶菌动力学试验,每隔30 min对菌液OD600nm及其活菌数进行测定,当OD600nm稳定不再下降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裂解后菌体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在诱导30 min后OD600nm值开始持续下降,当其下降到最低值时,活菌检测结果表明几乎无活菌存在.本研究利用菌影形成机制构建A.veronii菌影,为新型疫苗的制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