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7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379篇
林业   242篇
农学   304篇
基础科学   587篇
  1241篇
综合类   5121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112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257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79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爽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2):84-89
本研究利用2017年墨脱县农田测土配方项目土壤调查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墨脱县耕层土壤有机质(SOM)、碱解氮(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养分含量现状及分布特征,以期为墨脱县耕地土壤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前墨脱全县土壤SOM、AN、AP和AK平均含量为89.18 g/kg、201.25 mg/kg、11.23 mg/kg、313.17 mg/kg;90%的土壤样本有机质含量处于丰富水平;83%的土壤样本碱解氮含量处于丰富、稍丰等级;84%的土壤样本速效磷含量在中等及中等以下肥力水平;46%的土壤样本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SOM、AK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AN含量由北至南呈升高趋势,土壤AP整体上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墨脱县耕地土壤养分整体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丰富,氮素养分较丰富,磷素养分缺乏现象普遍,钾素养分部分区域缺乏。为提升墨脱县耕地土壤肥力水平,各乡镇应该因地制宜进行土壤培肥。  相似文献   
2.
2018年,新野县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采集分析重金属土样8个,分析项目包括铬、镉、铅、砷、汞。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铬、镉、铅、砷、汞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404-0.580、0.313-0.567、0.216-0.414、0.134-0.230、0.022-0.138。内梅罗污染指数在0.33-0.47之间,污染等级均为Ⅰ级,全部为清洁(安全)。  相似文献   
3.
西藏“一江两河”耕地生态安全时空格局与障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青藏高原农业活动对耕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青藏高原耕地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概念模型出发,提出由3类要素、13种指标所组成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分析1985—2013年期间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格局,探讨不同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业活动强度较大,尤其2000年以来,化肥、农药的成倍施用给生态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20世纪,各县耕地生态安全基本处于“优秀”水平;2000—2010年,各县耕地生态安全等级下降,逐步向“差”转化;2010年以后,耕地生态安全有所改善,逐渐恢复为“优秀”或“良好”。整体来看,“一江两河”地区耕地生态安全水平较为一致,仅个别县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为落后。区域耕地生态安全障碍因子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双重特征,单位面积氮肥、磷肥施用量是限制耕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素。本研究揭示了高原地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演变过程,可为制定差别化的生态安全调控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GF-1影像的沿淮地区冬季耕地撂荒遥感调查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耕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对国家和农民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耕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撂荒耕地必然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影响到中国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沿淮地区是安徽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近年来冬季撂荒情况日益严重。该文拟选取安徽省霍邱县,利用2015、2016、2017三年冬小麦生长期内的GF-1卫星16 m多光谱影像,提取霍邱县冬季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和面积,通过多年数据对比,来分析霍邱县近年冬季耕地撂荒情况。结果显示:2015、2016、2017三个年度冬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937.72,821.79,608.91km~2。参照2015年度冬小麦种植情况,2016年度冬季撂荒面积115.93 km~2、占比12.36%,2017年度冬季撂荒面积328.81 km~2、占比35.06%。结合实地调研分析,霍邱县近年来冬季撂荒面积不断增大的的主要原因有农田排灌等水利设施不足、稻茬麦效益低、外出务工等。而2017年度撂荒面积明显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冬小麦播种期间,出现连续阴雨异常天气,低洼地区田间积水严重,致使冬小麦无法播种,被动撂荒。该文的研究可以为沿淮地区冬季撂荒遥感调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耕地利用视角下全国粮食生产时空特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及各项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方法(LMDI)将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解为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产四大因素,研究1996—2016年其对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耕地数量持续减少,空间上呈现南部地区减少、北部地区增加的趋势,导致全国粮食产能重心北移。2)粮食单产、复种指数这些技术因素均是促进因素,其中单产提高对总产量提升贡献最大;期间耕地面积下降与种植结构调整则是粮食产量的抑制因素。研究认为,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减少不可避免,保证粮食安全不但需要严格保护耕地,而且必须强化"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与复种指数,以稳定与优化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阿荣旗自2016年开始实施耕地轮作制度试点以来的各项措施,并分析了通过多措并举取得的工作成效,包括促进种植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总结出标准化种植规程等,以期促进耕地轮作制度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山地丘陵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中的分等因素属性值估算受到大、中型山体阻隔影响,造成分等单元各分等因素属性赋值结果的失准。以青海省平安区为研究区,研究基于阻隔因素的分等因素属性值估算方法,并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样条函数插值方法进行了交叉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的插值方法对3个分等因素空间分布趋势的模拟基本一致;由于插值原数据的特征与插值原理的不同,导致基于阻隔因素的插值方法对不同的土壤性质表现不一致。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土层厚度最适宜的插值方法是基于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而在土壤pH值插值中,基于阻隔因素的反距离权重插值精度最高;研究区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土层厚度的插值精度比不考虑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提高了11. 23%、10. 98%、7. 54%、9. 20%和15. 08%、11. 74%、17. 41%、9. 40%;采用基于阻隔因素的样条函数插值方法对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土层厚度进行插值,二者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 927和0. 901。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及耕地深度对贵阳植烟土壤及烤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以翻地35 cm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在翻地和松地耕作方式下,土壤速效磷含量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在翻地方式下土壤脲酶活性总体上最高;在烤烟生育前期(移栽后30~60 d),以旋耕15 cm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在生育后期(移栽后90~120 d),以翻地35 cm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耕作方式对烤烟的株高、茎围影响较大,其中旋耕方式的效果较好;在旋耕方式下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耕作深度增加而增加,在翻地方式下则相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含量以翻地35 cm下最高,且在旋耕和松地方式下其随着耕作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不同处理中,以松土35 cm处理的烤烟产值最高,比翻地15 cm处理提高了15.45%,新增经济效益9271.80元/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基于耕地面积、质量和产能3个方面的耕地保护综合预警系统,对区域耕地综合保护状况进行临界警戒。采用负数原则方法划分警情阈值,建立多种模型分别计算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发现,耕地面积与产能之间为正比关系,但耕地质量与产能及面积之间均非正比关系,与耕地质量相比,耕地产能更能体现区域耕地的健康状况;耕地质量建设可以在耕地面积无法平衡的情况下提升区域耕地质量和产能;耕地面积、质量与产能是耕地保护的不同方面,集合3者的耕地保护综合预警可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区域耕地保护的效果;对耕地保护综合预警结果和原因的分析可以为区域耕地保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耕地保护综合预警系统可以对区域耕地保护状况进行科学预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张家港市耕地质量变更情况,2017年对50个耕地土壤样品进行采样,分析了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耕地土壤pH值为7.40,容重1.05 g/cm~3,有机质34.83 g/kg,全氮1.60 g/kg,有效磷27.24 mg/kg,速效钾114.2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