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20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148篇
  18篇
综合类   36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市森林公安系统2004年度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再创新绩。全系统共查处各类案件562起,其中森林和野生动物刑事案件45起,治安案件54起,林业行政案件463起。按照案由分类,盗伐林木案101起,滥伐林木案148起,毁林案112起,涉火案件173起,破坏野生动物案4起,毁坏国家保护重点植物案1起,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案22起,偷窃案1起。有144个单位和416人被依法处罚,其中查获犯罪嫌疑人60人,治安拘留2人,罚款1675009元,责令补种树木65400株,没收木材242立方米,没收赃款7463元,追缴象牙4只(价值100万元)。一、拓宽考评范围,进一步提高执法总体水平。本年度森林公…  相似文献   
2.
农业行政执法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时,必须要触动一些当事人的利益,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当事人不予配合,甚至阻碍执法人员调查处理的现象,给违法案件的查处带来一定的阻力和难度。对此,笔根据有关资料和与工商、税务部门的交流,结合在执法实践中的一些感受,试就在执法过程中如何应对当事人的各种不配合的棘手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供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3.
在盗伐林木案件中,犯罪分子要将盗伐的木材运出林区,运输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勘查运输车辆痕迹对侦查破案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据法制日报载,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振川在7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今年7月份开始到明年年底,全国检察机关开展集中查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专项工作.检察机关将查处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列为这次专项检察重点.  相似文献   
5.
陈菲 《农家顾问》2006,(7):68-70
这是一起覆盖全国15个省区市、涉及16万余人、涉案金额高达4亿余元的特大传销网络案件。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规模最大、追究刑事责任人数最多、查处力度最大的一起传销网络团伙犯罪案件。2005年5月30日,公安机关将此案命名为“5·30”专案,由此掀开了全国打击传销  相似文献   
6.
赵长春 《百姓》2004,(8):53
芬兰政府官员和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极为少见.全国各地法院每年受理的行贿受贿案件不足10起,而且几乎没有大案.芬兰因此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一土 《新农业》2004,(8):5-5
为保障农民利益,国家公布了若干投诉电话。现刊出号码,以便读者。  相似文献   
8.
无题     
张子海 《农村电工》2004,12(9):14-14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电力事故时有发生,而且多数发生在落后偏远的农村,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同情弱者的呼声不断,往往搞得责任不清,认识有误。现就其误区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笔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发现,一些农机车手发生了交通事故后,不是正确面对,而是无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甘愿充当“替罪羊”,为真正的肇事开脱罪责。他们的“侠义”之举干扰了公安机关正常办案,这些冒名顶替的“假”肇事最终成了包庇罪犯的有罪之人。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当涂县林业派出所唐思东问: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行为人是否要求“明知”,若不知道是什么野生动物。或者说不知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主观上就没有故意,就不构成犯罪。请问这种说法对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